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海舰队远航增多难顾家 设海军首家随军家属社区

2016年12月13日 08:41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新闻背景

  长期以来,我军部队军人及随军家属住房由团级以上部队集中保障,由此形成家属聚居区,俗称部队家属院。由于军人职业特殊性,军人的家属子女生活存在不少困难,很多时候军人顾不上、部队帮不上、地方管不上。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和部队任务日益繁重,随军家属区的服务管理亟需改进完善,服务方式需要转型升级,以更好地解决官兵的后顾之忧。南海舰队某基地探索军民融合之路创新建立海军部队首家随军家属社区,将家属院纳入地方政府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提高了家属生活品质,提升了官兵们家庭的幸福指数。

  设置6个服务功能区,为随军家属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家属服务有了“专业中心”

  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您别着急,我马上到!”挂上电话,南海舰队某基地家属委员会主任陈美凤急忙出了门。

  原来,士官朱铁林远航在外,他的老母亲突发急病晕倒。邻居情急之下拨通了陈美凤的电话。陈美凤火速召集医务人员赶来急救,并组织人员将朱妈妈送往医院。因救治及时,老人身体很快康复。

  近年来,该基地战备远航任务日益增多,许多官兵在任务期间难以照顾家庭,随军家属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在驻地就业难,孩子上学接送不便,老人在家无人照料……这些虽都是家庭生活琐事,但哪一桩处理不好,都会影响远航官兵的情绪。

  如何解决官兵后顾之忧?去年5月,以“做好家属服务、组织家属活动、开展家属互助”为宗旨,该基地成立服务性互助组织——家属委员会,并建成海军部队首家家属服务中心,使家属服务有了“专业中心”。

  记者走进家属服务中心,只见办公区秉承“方便家属,便捷实用”的原则,划分为综合公务、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生活服务、学生托管、休闲娱乐6大功能区,设置了综合服务大厅、学生临时托管班、艺术教练室等24个功能房,涵盖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能为家属提供300多项日常服务,满足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以往每次出海,我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没人照顾,现在有了子女托管班,问题迎刃而解。”某艇领导尹刚说,子女托管班由家属委员会与基地幼儿园共同管理,可以为官兵子女提供临时托管与就餐服务。

  据悉,托管班教师从具有教师资格证和幼儿护理经验的家属中选拔招聘,不但可以为孩子进行课后辅导,还能带领孩子开展各类益智游戏。

  前不久,某艇队士官刘兴祥在老家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出租时因中介操作不当导致煤气泄漏失火。当时他正在海上执行任务,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家属委员会了解情况后,邀请驻地律师委员会的专家到家属服务中心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还派专人陪同刘兴祥家属赴当地了解情况、协调处理,最终妥善解决问题。

  接待来访600余次,每一项建议都有人答复有人解决——

  让家属成为“家”的主人

  前不久,该基地家属委员会收到一封反映军营超市问题的意见信。一名家属在超市中买到的西瓜不新鲜,由此对超市产品的质量提出了质疑。

  事情虽小,但家属委员会立即组织人员对事件进行核查,并对超市产品的价格和质量进行抽样检查。最后,超市经理登门给家属道歉,并进行了补偿。

  坚持家属的事情家属自己办,这是该基地家属区建设的一大亮点。他们建立了以家属为主体,由家委会、楼长和家属代表组成的自主服务管理网络,负责维护小区管理秩序,并定期向全体家属通报工作情况,涉及家属切身利益的工作均由家属委员会统一把关。

  “只有让家属敢于提意见、乐于提意见,真正参与到家属区建设中来,才能建设官兵满意的美好家园。”为此,该基地通过开通家属QQ群、设立楼层公告栏和意见箱、逐户发放《家属信息及意见收集卡》、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发布消息、收集意见、梳理问题,并将建议和问题告知责任部门,确保每一项意见建议都有人答复、有人解决、有人监督。

  近半年来,他们共接待来访60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家属反映的22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家属院变家属社区,纳入地方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享受政府政策支持——

  打造家属服务“升级版”

  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经驻地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该基地家属区成立社区居委会并设立社区党支部。

  基地家属委员会升级改建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同时成立社区党支部委员会,这意味着家属区从相对封闭的军营大院正式纳入地方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享受政府的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和经费保障。这一创新举措为进一步完善制度体制,从根本上解决随军家属服务管理难题打下坚实基础。

  在军地共同努力之下,如今家属社区基础建设面貌焕然一新: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户外健身场地和器材投入使用;电动车充电棚、自助转账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便民设施不断增多;艺术表演、书画培训、各类乐器等特长培养教练室开始招生……

  社区成立后,基地家属服务中心将进一步整合完善有关功能,综合服务大厅、多功能教室、计生服务室、法律与心理健康咨询室等办公场所将移交社区使用,学生临时托管班等半公益性服务机构将移交社区运行管理,军营超市、便民餐厅等社会化保障项目将委托社区进行日常监督监管。

  “家属社区的成立,是我们探索随军家属区实行社区化管理的创新成果。”该基地领导说,服务家属就是服务官兵,就是服务战斗力。下一步,该基地把建好用好家属服务中心,作为解决官兵后顾之忧、提升家庭幸福指数的党委工程、惠兵工程持续推进。(本报记者 陈国全 通讯员 魏 颖 张惊天)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