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环境竞争:陕西距离“强势”还有多远?

2011年06月10日 11:13 来源:陕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环境竞争力进行分析排名,陕西位列第17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按照国家对环境竞争力的强势、优势、中势、劣势之分,陕西属于中势。

  环境是一个地区的资本,体现一个地区的魅力。而将环境作为一种竞争力,把它与经济、人才、科技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竞争力相比,这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新概念。

  在陕西这样一个自然环境条件并不很好的西部省份,环境竞争力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解读第17位的排名,就是以发展的眼光来思量陕西环境的演变,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十二五”期间陕西经济综合实力与生态环境保护“齐上台阶”。

  环保给力:环境与经济全国同位

  “省域环境竞争力,就是用具体的量化标准,对一个省(市、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对环境和经济发展体现的承载力、协调力、影响力、贡献力进行衡量。”6月3日,中国环境规划院研究员曹颖在介绍省域环境竞争力时说,“环境竞争力由五个要素构成,即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环境影响、环境协调。”

  “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期间是陕西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的5年,到2009年,陕西经济总量居全国17位。而环境竞争力报告考察的时间与这个时间段基本重合,陕西的环境竞争力也是17位。这也从侧面说明,陕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试图跳出‘经济发展势必导致环境污染’的怪圈,对环境保护事业大济的同时,试图跳出‘经济发展势必导致环境污染’的怪圈,对环境保护事业大有作为。”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这个评价体系的五个要素中,生态环境竞争力和资源环境竞争力体现了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由于地处西部,自然环境禀赋没有办法与东部地区相比,在这方面的排名上就有些靠后。”曹颖解释说:“而政府部门采用各种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管理和治理。这种管理和治理效率就是通过环境影响力和竞争力体现。环境质量改善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一体化,经济社会的协调,也是环境协调的竞争力主要体现的内容。在这些方面,尽管目前排名是中等水平,但从2005年到2008年的数据来看,陕西在这些方面的排名是不断前移的。”

  其中,环境管理竞争力从2005年的第23名,上升到2008年的第19名,环境影响竞争力从2005年的第12名,上升到2008年的第7名,后者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环境竞争力的提升背后,是环保工作的大踏步前进。节能减排是环境治理的重头,截至到2010年年底,陕西省全省化学需氧量实现消减12.18%,二氧化硫实现消减15.55%,分别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20.5%和29.55%。减排比例分别列全国各省市第十、十一位,西部第一位。

  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相对于2005年减少4.27万吨,绝对减少20.3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相对减少14.33万吨,绝对减少46.15万吨;粉尘排放总量相对减少19.21万吨;固体废物相对减少17.53万吨,绝对减少959.17万吨。

  由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有效控制与减少,陕西省的环境质量大大改善。2010年,陕西省十市一区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十五”末的242-305天提高到304-357天;汉江、丹江、嘉陵江水质保持在国标Ⅱ-Ⅲ类标准内,渭河提前一年实现消除黑臭;十个设区市2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保障了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有了这样的成绩,西安、咸阳通过了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验收,全省6个县(市、区)被国家命名为生态示范区。

  数字背后是环保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的大幅提升。5年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各级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达到529亿元,已占到GDP的5.29%,陕西的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到2010年底,全省建成并实现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73座,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不足10%提升到60%以上;建成和在建的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90个,垃圾无害化处置率由2005年的不足40%上升到69%;火电机组脱硫比例从2005年13.13%提高到9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2%。

  “‘十一五’期间我们以解决‘一山两水三大板块’突出环境问题为突破口,以蓝天、碧水、生态改善和环境安全为目标,全力实施了城市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源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水体环境改善、环保能力提升五大工程,实现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污染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预期目标,环保工作进入经济社会的主干线、主战场,应该说我们的工作已经步入全国先进行列。”陕西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孝廉在总结陕西环保工作时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