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环境竞争:陕西距离“强势”还有多远?(3)

2011年06月10日 11:13 来源:陕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政府主导:大力提升生态文明

  陕西省“十二五”期间总体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 “三个上台阶”。

  按照规划,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方面,陕西将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并重,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七大生态建设工程。同时,将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不断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仅在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上,陕西省就提出到2015年电力行业小火电机组要全部关停,淘汰1亿吨焦炭产能,30万吨以下小煤矿力争减少80%以上。

  “环境问题其实本质上就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的问题。我们在破解环境问题上,始终坚持从发展方式上寻找问题原因,在转变中寻求突破口。”李孝廉说,”因此,在环境保护上,政府的主导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企业作为环保的主体,也应该进一步加强环保力度。”

  政府官员的求解思路与专家不谋而合。曹颖在针对陕西环境竞争力的劣势,提出的改善意见同样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同时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提高企业污染治理水平,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通过淘汰落户产能、关闭污染企业,提高治污水平,推广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我们已经取得了进展。比如铜川,这个曾被喻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通过治理,水泥粉尘排放由治理前的13万吨,下降到6.3万吨。”去年铜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0天,实现了水泥产能提升,排污下降,环境改善的 ‘三赢’。”李孝廉说,“而在陕北神府区域,通过淘汰关闭落后产能,推广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多联产技术,大大促进了产业转型和循环经济的成长,‘黑三角’变成了‘金三角’,探索出一条资源富集区解决发展中环境问题的新路子。”

  陕西三大区域在资源环境上有很大差异,针对陕南、关中、陕北不同的区域环境总量、承载能力和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区别对待才能既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形成环境瓶颈,为区域的科学发展提供空间。

  “我们要充分发挥环保倒逼机制,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把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依据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严格环境准入,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比如在环境管理上,坚持以总量控制和环境审批双挂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审批上,以环境容量和污染减排为切入,分类指导,‘一区一策’。”李孝廉说。

  环境竞争力,从人们最直观的角度看,就是要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而把环境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同日而语”,更是人们基于严峻现实做出的必然选择。而无论是出于直观感受,还是理性分析,在生态文明的道路上,陕西依旧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 耿翔 王睿 李龙飞 通讯员 徐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