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雾霾风险,还得“日常”化解

2013年01月14日 10:39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除了仙境般的楼阁把你我围绕,我依稀看到了满街满眼的口罩……”北京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让一首“大雾版”《北京北京》火了起来。与此同时,“南京连续八天重度污染”、“石家庄持续大雾”、“成都武汉大雾”等各地污染指数“爆表”的环境事件频频上演。此间,山东各地监测点传回来的数据也不容乐观。

  空气污染的“衍生品”,首先是一幕幕“恐怖景象”:高速堵路、航班延误、车辆追尾,而那些在雾气缭绕中行走的“人肉吸尘器”,更让人对呼吸的沉重感同身受。

  对于这样一场范围空前的“空气有毒”,业内归因,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人为排放污染物“搭便车”,促成了当前的严峻局面。监测数据显示,颗粒物PM2.5和PM10为上周连续雾霾过程中的显著污染物,而这些颗粒的来源,与人的日常活动密切相关。

  我的呼吸谁做主?这是个老调重弹的问题。1月12日,央视提到“同呼吸,共责任”。这里的责任,既包括人人意义上的个体义务,也包括设施意义上的治理指向。

  首先,空气污染,不像水灾火患、食品安全那样,能够迅速调动人们的紧张情绪。空气污染,在灾情的释放上,有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特点。看看那些在乌烟瘴气中来去自如,且不戴口罩的人,就知道,对于“雾灾”人们仍然缺乏常识性认识:只要不是立即致命,那就不叫个灾难!这样的麻痹之下,人们觉得,环保离自己很远。从而,很多人一边大骂着雾霾可恨,一边狠踩着油门。但环境意识的觉醒,首先是从绿色出行、停车熄火发端的。非如此,呼吸权的实现,就没有“日常”的基础。再者,意识上的淡漠,需要规则来补位。对于空气污染这类外部性议题,政府必须保证“不失灵”。尤其对于眼前这种大范围的环境事件,一套完善、可靠、执行有力的应急预案必不可少。

  面对连续几日的雾霾,北京市的针对性举措越来越密集:发布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首次实施“极重污染日应急措施”、市公共场所有望增设空气质量发布界面、强制减排关停多家工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驶公务用车30%……一系列举措,有板有眼。但地域交叉的复杂性,决定了空气污染的化解,绝非“一厢情愿”就能达成。污染源控制、能源结构调整、PM2.5新标准的落实,这些需要各地联防联控,全国“一盘棋”,才能取得预期成效。正如专家所言,污染治理不能有一个环节“掉链子”。而对于污染源的管控,更需要各地施治的合理推进:要分析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秸秆焚烧,施工扬尘的地域和时段特征,然后有所区别,分头落实,否则,“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源头排解难见效果。

  当前,“风险社会”的现实和“美丽中国”的愿景共存。就像“PM2.5”遭遇“幸福之问”一样,根据理想布局当下,需要一个个细化的步骤,一个个脚踏实地的落实、一个个并非临时抱佛脚的日常化解。拿山东本土化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来说,如果管理层对于“大雾袭城”的反射弧是失敏的,如果市民对绿色出行的践行是麻木的,那么,对接诗意栖居的梦想就永远没有照进现实的机会。无论如何,面对眼前这场大雾,对于城市从上到下的动员、组织和运作,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报评论员 肖明君

  当前,“风险社会”的现实和“美丽中国”的愿景共存。就像“PM2.5”遭遇“幸福之问”一样,根据理想布局当下,需要一个个细化的步骤,一个个脚踏实地的落实、一个个并非临时抱佛脚的日常化解。

【编辑:王珊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