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京地铁安全有点悬:地下挖得像耗子洞 挤地铁像全能运动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0月18日 10:0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最近网络又走红一位外国友人--伦敦市长鲍里斯。缘于他在15日"亲自"挤了一趟北京地铁1号线。携经贸团来中国访问的鲍里斯带着他满满的6天行程访华,目的是为伦敦吸引更多投资,向中国人推介伦敦的旅游和教育。有意思的是,在繁忙的6天行程里,最短的一项,"搭乘北京地铁",却让他"一站"成名,成为了大家高点击率的新闻之一。

  其实鲍里斯一直对地铁情有独钟。平时都是搭乘伦敦地铁上下班的他,还曾站在伦敦桥地铁站抱着吉他弹唱,与音乐家们一起宣传即将举行的地铁卖艺比赛。"我早就想来体验北京地铁了,2006年来过,2008年来过,但都没机会坐地铁。"在下午3点左右的非高峰时段,从西单站挤上地铁的那刻,一头金发的鲍里斯兴奋得像个孩子,北京地铁负责人表示要和伦敦地铁交流经验时,率直的鲍里斯还立即提出要和他交换名片。"最大的感叹是票价太便宜,再就是人多。"鲍里斯说,"北京的非高峰时段客流,相当于伦敦地铁高峰期客流量。不知道高峰期的地铁会是什么样子。"

  去年北京一市民挤地铁,肋骨被挤断。有网友在微博上调侃,鲍里斯应该不会想真正体验高峰期的北京地铁。因为在北京,高峰期挤地铁是一项"受得了蹂躏,经得起被踩,省不得力气,拼得了尊严,包含散打、柔道、摔跤的全能运动"。

  据统计,工作日早高峰,地铁1号线载客率瞬间值可达170%。所以北京地铁在早晚高峰时段发车间隔达到两分钟一趟甚至更短时间--即使这样,都无法充分满足市民高峰期的乘车需求。而且越来越多的民众质疑,如此密集的发车频次、如此惊人的地铁速度,能否真正保障乘客的乘车安全,是否存在事故隐患呢?针对北京地铁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中华工商时报记者特意采访了有关技术、人文、经济各个领域的专家答疑。

  行车公里或有超标

  "并不是所有列车都是固定2分钟一趟,地铁速度是由一套中央控制系统来调整测定的。"魏工程师说,"比如13号线,大高峰时发车间隔甚至只有90秒,低峰期时,发车间隔也有五六分钟的。"北京地铁合作单位、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的资深专家魏工程师对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表示。

  而控制调节这一切的,就是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主要包括ATP自动防护、ATO自动驾驶和ATS自动监控三大块。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是一套全面的自动化系统。"魏工程师解释,"比如ATS,自动监控,相当于人的大脑中枢系统,能根据每条线路检测到的人流量来设置和调度发车频次,乘客看到的下趟列车会在几分钟到达的电子监控屏,就属于ATS很小的一部分。"

  "地铁搭载那么多人,那么高频次的使用,这样的速度想想都有点悬。"这是北京乘客的第一大隐忧。

  "并非所有列车都在排班队列里工作,ATS系统会根据需要自动安排行驶车辆和轮换车辆,而且也会有备用的应急车辆和检修列车的。"魏工程师表示,从技术上来讲,北京地铁是可以承受这样高频次发车的,"但另一方面,一辆地铁一天最好不多于500KM的行车记录会比较合理,这一点来讲,北京地铁高峰期的行车记录,的确会有些'超标'。"

  记者了解到,地铁不同于公交,车头车尾都可以随时互换向前行驶,所以地铁一般都是"换人不换车"。每到高峰期,除了环线的2号线,其他各条线路的司机和副驾驶在列车到达终点站后,为了不耽误发车时间,都是从车头到车尾一路小跑。有从业人员向记者感慨,地铁速度真是"练车也练人"。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