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海南艰难尝试破解“垃圾围村”难题(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0月18日 14: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美珠村 垃圾池建而复拆

  垃圾池建立起来,但堆满后没有运出去,导致垃圾堆满垃圾池,长年累月发酵产生臭味影响村民,最终被村民拆毁

  走进临高县波莲镇美珠村,记者目光所及之处,猪粪、塑料袋、污水、腐烂食物遍地都是。道旁间或有成堆的废物,垃圾腐败的气味弥漫在整个村庄的空气中。

  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的垃圾基本是只在过年前才清理一次。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村镇人口平均每人每天产生0.3公斤垃圾,按美珠村目前常住人口3000多人计算,这个村子每天产生900公斤垃圾。1年下来,将产生328.5吨的垃圾。

  可以说,美珠村村民一年到头都是在这成吨的垃圾夹缝中生存。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垃圾围村”问题,美珠村村民不是没想过解决办法。作为海南省临高县曾经人口最多的村庄,美珠村的农业发达,村集体也有一定收入。2008年,由美珠村委会和波莲镇政府共同出资,在村里的各个角落建起了8个垃圾池。

  垃圾池的建立,让美珠村村民着实兴奋了一阵子,人们随地乱扔垃圾的恶习很快就得到遏制。村民们都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池里,整个村庄似乎已从“垃圾围村”的噩梦中走了出来。

  但不幸的是,不到半年时间,村民们的美梦就“碎”了。当初曾怀着极大热情建设垃圾池的村民,又以同样的热情自发地将垃圾池捣毁。

  村民王不三曾参与了捣毁垃圾池的行动,他家的房子就在其中一个垃圾池边上。

  他告诉记者,村里建起垃圾池时,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但垃圾池很快就堆满了,也不见有人将垃圾运出去。垃圾满满地堆在池子里,长年累月不断发酵,风一吹,臭味就飘进他家里。

  “要是再不拆毁,以后这附近都没法住人了。”王不三解释捣毁垃圾池的原因。

  村民们的逻辑很简单:反正垃圾也运不出村,与其集中起来污染周边住户,倒不如再走原来随处乱扔的老路,这样全村都公平分享了垃圾的“红利”,省得有人抱怨。更何况,堆满废物的垃圾池也早已丧失了继续服务的功能。

  美珠村老书记王国娥骑着摩托车带记者围着村子逛了一圈,每到一处废弃的垃圾池边,都会停下来指给记者看。如今这些垃圾池只剩下底座还在,但有些村民习惯使然,仍继续把垃圾丢到这里。

  王琼梅已年近古稀,她家就正对着一个被拆毁了的垃圾池,池里还堆满了很多没有处理的垃圾。她一直对记者念叨,那些垃圾太臭了,一定要找人把它们运走。

  王国娥说,现在村里的垃圾,村民都是随便扔的。只有到了过年前,村里臭味大得实在受不了,为了不影响过节的气氛,才发动全村人来一次大扫除。清理出的成吨垃圾要么集中起来烧掉,要么雇车拉到山里找坑埋掉,或往没人的地方丢弃了事。

  对于长年遭受“垃圾围村”之苦的美珠村村民来说,他们只求眼不见心不烦。至于垃圾丢在哪里、是否会引起二次污染之类的问题,他们没有心思考虑。

  美珠村的问题并不是个例。波莲镇镇长林芃冲告诉记者,波莲镇58个自然村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有些前期建的文明生态村,因为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又恢复成老样子了。

  记者了解到,要想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要处理好垃圾回收、分类、转运、分解等各个环节,需要有专业的环卫人员进行维护清理,归根结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然而,在镇一级财政上是没有这笔专门款项的,况且很多乡镇镇区垃圾处理能力也有限,自顾不暇,更顾及不到农村。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