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天津东疆建立海上油田现场监管长效机制

2013年12月05日 21: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天津12月5日电(岳小敬 刘家宇)12月5日凌晨,新一批驻守海上储油平台的天津东疆海事人乘船出发前往驻地。为便利海上石油高效通关,他们将连续15天在海上储油平台上24小时值守,以实际行动保障海上石油平稳安全生产。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各海上油田相继投产,渤海水域逐渐成为中国海上最大、总产量第三的油田区块,提油船舶与平台设施的大型化、油田产量的急剧升高和海上油田过驳作业的日益频繁,客观上使得渤海水域面临的通航安全和环境风险大幅增加。同时,天津市建设海洋强市的规划中特别提到“要加大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力度”,这对海事部门防治海上交通污染和海洋工程污染等海事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从天津东疆海事局获悉,作为天津海事局所属海上油田现场管理部门,该局承担着辖区内9个海上油田(共计25座钻井平台、3座FPSO)的海事监管任务,包括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巡视、原油外输作业点的监督、提油船舶的查验、签证、防污染和靠离泊安全监督等工作。秉持“在服务中实施监管,在监管中体现服务”的工作理念,东疆海事局紧紧围绕海上过驳作业安全监督这个核心,强监管、优服务,形成了“创新监管模式、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海洋强市建设、打造平安油田”的油田现场监管长效机制:

  一方面,将服务与社会对行政服务的迫切需求相结合,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如针对海上油田外输终端远离港口,传统签证审批方式既可能耽误提油轮船期又造成油田压产这一难题,东疆海事局克服海上值守的艰苦环境,坚持派员赴油田现场办理行政审批事宜,并在外输提油作业频繁的FPSO BZ28-1常驻值守,为海上石油便捷通关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第二方面,将监管融入海上油田过驳作业流程,将海事监管关口前移。通过过驳作业前制定专项预案、对作业船舶进行安全检查、对提油轮防污染进行专项检查,作业过程中派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护、后方基地全天值守快速应对险情等举措,实现了海上油田过驳作业的全程安全监护,并有效应对了BZ28-1提油轮与拖轮碰撞。

  第三方面,东疆海事局与山东东营海事处在津共同签署的《东疆海事局东营海事处油田监管合作框架协议》,以海上过驳作业安全为核心,以海上油田FPSO原油外输作业监管为抓手,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资源上的优势,开启海上油田海事联合监管模式,助力渤海油田平稳有序开发,为天津海洋强市建设注入海事力量。(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