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绿色防控:熊蜂有妙用

2014年05月05日 15:25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记者走基层

  京郊早春定植的设施蔬菜四月下旬就进入了花期。北京平谷区锦华庄园的107个蔬菜大棚里的熊蜂在花间飞舞采粉。盎然春色中,一畦畦番茄、黄瓜,绿叶、红果、黄花相互映衬,黄板、蓝板点缀其间。这里是北京市20个绿色防控技术基地之一。见大棚里纷飞的熊蜂忙碌地授粉,不少记者都面现好奇:这熊蜂究竟能起什么作用?

  熊蜂也像记者一样充当媒介。它既干绿色防控的活儿,又是绿色防控的“形象代言人”。用熊蜂授粉,可使农民减少化学农药和激素用量,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重要的是,熊蜂对农药十分敏感,温室、大棚里只要有熊蜂,就知道这里很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照这么看,熊蜂也成了绿色防控技术的“监督员”。

  为使北京市民吃上安全放心的蔬菜和瓜果,北京市农业局在京郊10个区县筛选出20个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示范面积达5800余亩,形成无病虫育苗、产前消毒预防、产中科学防控和产后残体无害处理有机结合的“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而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控制污染、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的使者就是熊蜂。

  一位跑了19年农业报道的电视记者就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询问在场的北京植保站的丁专家。“请您给我们谈谈如何用眼看、用鼻闻的方法,鉴别出哪些果菜打过农药,哪些没打。”丁专家笑道:“瓜菜打没有打药,眼看不出,鼻子也闻不到。但有一个办法。”他手一指,“你看眼前大棚的熊蜂飞来飞去,就说明这棚里的瓜菜就没打药。”平谷区植保站副站长指着眼前纷飞的熊蜂补充道:“熊蜂对杀菌剂、杀虫剂特敏感。”一句话使在场的记者都长了见识。

  其实,熊蜂授粉不仅能鉴别出瓜菜打没打药,用熊蜂授粉的瓜菜的产量一般也要比往年提高30%。这个秘密客商最清楚。他们只要知道棚菜是熊蜂授粉的,便抢着高价订购。“瓜菜还没下架就以高于市场40%的价格订购一空。”锦华庄园总经理孙金旺高兴地说,“熊蜂真是咱蔬菜授粉的好帮手!”

  绿色防控技术可谓是丰富多彩。在延庆北菜园蔬菜联合社,记者看到,300多个大棚整齐排列,隔一段就有一盏太阳能杀虫灯,经理赵玉忠说:“别小看这灯,能发出对害虫有‘吸引力’的光谱,引它奋不顾身‘飞蛾扑火’。”像玉米螟、甘蓝夜蛾等1000多种害虫都会见光葬身于灯下。

  走进每个大棚,我们还看到迎门都安有纱网一样的“门帘”,脚下放着“脚垫”。赵玉忠解释说:“ ‘门帘’是防虫网,不光是‘门帘’,整个大棚都盖有防虫网,像一个大蚊帐。有了它,棚外的虫子别想钻进棚里。‘脚垫’用来消毒,防止人把病菌带进棚里。绿色防控的每个细节都严格按照植保站要求。”

  自然界里的许多昆虫天敌能治害虫也是一绝。像赤眼蜂、捕食螨吃起蚜虫一天能吃200多头。这叫虫虫相克。当记者走进大棚,每隔几米就挂着一些二寸见方的小袋子,“这是做什么的?”赵玉忠说:“每个小袋子里装着200多头肉眼看不见的捕食螨,用它来吃害虫,就不用打化学农药了。”老赵顺手摘下一个西红柿。“您来个尝尝,放心,不打药,也没虫,口感倍儿棒。”

  京郊越来越多的农田都用上了瓢虫、捕食螨、丽蚜小蜂等“天敌昆虫”,可全郊县那么多大棚,能有那么大量的天敌吗?郑总农艺师手一挥:没问题。密云、海淀、延庆已有专门生产“天敌昆虫”的“虫工厂”。“虫工厂”每年输送200多亿头“天敌昆虫”飞到田间杀害虫。郑总还告诉说,北京生防中心天敌繁育基地也在筹建中。建成后,产能将达500亿头。“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参与进来,杀虫剂就该退役了。”

  在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我们看到了一些用于粉碎的机械,为了给植物一个不易染病的好环境,植保站要求园区所有杂草、作物秧子、枯枝烂叶都要及时清理,通过机械粉碎、高温发酵制成有机肥还到田里;不但减少病害的传播,还变废为宝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了土壤结构。现在,京郊已有50多个规模蔬菜生产园区能就地变废为宝,生产有机肥。

  在北京所有的示范基地,除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外,还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保证蔬菜绿色防控技术使用率、覆盖率及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三个百分之百”。北京农业局每年对基地生产的蔬菜随时抽检。不按标准生产或产品不合格的将随时被淘汰,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当然,做得好的基地也有非常大的优菜优价的实惠。“如果农民以普通菜3倍成本种出的有机蔬菜跟普通菜一个价,势必农民又会回到打农药的路子上。”北京市植保站站长周春江分析说,“北京近年来一直在打造蔬菜的优质品牌,加大补贴力度,鼓励农户种植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然而,补贴再大,也是输血。要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下去,必须通过市场提高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于是,北京把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延伸到产后服务,通过政府行为倡导优质优价,以优价保证优质,从根本上杜绝化学农药的滥用。

  “全程绿色防控体系”的推广除了带动生物天敌产业、有机肥产业外,还将带动物理防控寄物产业、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园区里黄板、蓝板用得多了,就有更多的工厂生产物理防控寄物。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也会逐渐替代化学农药。北京植保站站长周春江的描述像是一幅生态美景图。 记者 范 建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