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水泥错峰生产区域最好全覆盖 时间不可一刀切

2014年07月11日 10:58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在黑、吉、辽、内蒙古四省区调研中,水泥企业普遍表示,愿意实行错峰生产,且对错峰区域和时间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路线图——

  局部先行先试,逐步扩大范围

  实现区域联动是黑、吉、辽、内蒙古四省区政府、企业、协会的普遍看法,但根据区域市场特点,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东北地区水泥产能过剩情况非常严重,且采暖时间相似,水泥企业对错峰生产有强烈的意愿,有些区域曾自发组织过省内统一错峰,取得了良好效果。有业内人士提出,只要政府明确相关政策,不让实行错峰之外区域的水泥产品进入,就可以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区域率先实行错峰。由于内蒙古西部区域拥有较为庞大的水泥窑协同处置PVC电石渣产业,先不将此区域纳入“错峰”,是给最终合理解决错峰生产与固废处置的矛盾问题,留出时间。

  在吉林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错峰生产可从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区域开始,逐渐延伸至天津、北京、河北、山西等雾霾严重的环京津地区,最终逐渐延伸至整个北方采暖区。黑龙江和辽宁的企业代表也表示,错峰生产不能仅限于黑、吉、辽、内蒙古这4个省区,将来还应在更大范围内实行。

  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蒋明麟认为,北方一些省区率先实行错峰生产,只是开始。当某些省区错峰生产能够顺利实行,形成良好的机制,积累更多的经验后,错峰生产区域就有延伸和拓展的空间。

  北方水泥公司总工程师于本良认为,错峰范围越大效果越好,因为大气污染的受害地不一定是产生地,要形成“南霾北治”的防治理念和硬性措施。

  “水泥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高,跨区域的水泥产品流通很顺畅。如果没有区域联动机制,率先停产的水泥企业很可能会丢掉原有的市场份额。”辽宁省经信委建材处处长王世明说。

  蒙西水泥市场总监朱先胜也认为,水泥错峰生产首先要解决跨省区市场交叉问题。内蒙古经信委调研员孙美斌指出,内蒙古中部地区和山西晋北地区、陕北、宁夏东部地区在错峰生产时间上也应保持一致,否则区外水泥企业一旦进入,将会使内蒙古本地企业遭受损失。

  有企业负责人给出了较为大胆的设想:“全国水泥都过剩,北方应该在冬季错峰生产,南方应该在雨季错峰生产,南北要错峰互动。”无论错峰生产的范围如何界定,实现区域联动或将成为这一机制落地的首要考虑因素。

  时间表——

  启动越快越好,周期合理计算

  记者在辽宁调研时,出席座谈会的企业代表表示,今年完全有条件正式实行错峰生产。一是由于辽宁水泥企业已经有冬季停窑的经验,可以有效调节水泥市场供需关系;二是北方工地在冬季大多停止施工,进入水泥市场需求淡季,企业可以利用停窑期对停窑生产线进行维修。

  山水集团党委书记陈学师表示:“如果错峰生产的协调机制设计合理,大水泥企业今年底实行错峰生产是有可能的。”调研中,大多数受访者希望错峰生产今年就做起来,“一年一调整,一年一改善”。

  “实行错峰生产很有意义,但是推动起来并非易事。大家都希望错峰生产机制越快建立越好,最好今年就能推动起来。”黑龙江省企业家科学家协会会长张春辉说,“如果今年冬季不能落实,企业也不要着急,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把这件事持续推动下去。”

  关于时间的另一个问题是错峰时长。我国北方地区跨越的纬度大,采暖季时长也不统一,长达五六个月,短则两三个月。因此,错峰生产的停窑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停窑时间要考虑具体区域的水泥市场,先看是否有需求,再看停多长时间,不能一刀切。”辽宁省水利厅建设管理处副处长高真伟建议。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也认为:“北方冬季时长不一样,有些地区冬季施工没有完全停止,有施工就需要水泥,如果完全停产,供求方面就会受影响,错峰生产应当考虑市场因素。”

  东北三省尤其是黑龙江和吉林的采暖季大多在半年左右,很多省区的采暖季在3至4个月。吉林省工信厅原材料处副处长顾成正建议,第一年实行错峰生产时段以3至4个月为宜。

  内蒙古冀东水泥总经理王继成指出:“有的企业停产3个月,但这3个月,究竟是按照整个采暖季来做还是就按照3个月来做?现在的市场不是局部市场,山西、河北、东北都联系在一起。由于采暖季时长不同,完全按照采暖季进行错峰,会造成市场不平衡。”

  于本良建议,可以通过“采暖期×熟料产能过剩系数”为计算公式,确定停窑时长。采暖期长、过剩率高的区域,可适当多停。 (执笔:张道营)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