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中国提出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思路值得肯定

2014年09月25日 17:4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本周二召开的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上,中国提出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思路值得肯定,它更加符合当前的全球实际情况,能有效促进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

  出席本次气候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表示,中国坚定支持2015年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协议。为此,他倡议,坚持公约框架,遵循公约原则;兑现各自承诺,巩固互信基础;强化未来行动,提高应对能力。

  此外,中国还将大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从明年开始在现有基础上把每年的资金支持翻一番,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国将提供600万美元资金,支持联合国秘书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中国除积极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践行减排承诺外,还努力推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成为国际公行原则。

  这不仅易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接受,从这些国家发展阶段实际出发,在保证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可能基础上,逐步推进其减排行动有序展开,也就是说,中国提出的国际合作思路有助于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与实现低碳绿色发展之间找到黄金平衡点。

  事实上,中国的原则主张已获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同,巴西、埃及、哥斯达黎加、塔吉克斯坦等国均希望发达国家在技术转让、资金支持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与纸面上。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走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道路。只是发达国家经过数百年工业化发展,有丰富的资金、成熟的技术、先进的理念支持其降低碳排放总量;而刚刚步入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发达国家的帮助和支持,以降低碳排放增速。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正帮助更多国家跳过发展的“肮脏”阶段,避免他们重复发达国家过去曾犯过的错误。这客观上成为发达国家应该对全球气候变化承担累积碳排放历史责任的佐证。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一个名为“全球碳计划”的气候变化研究组织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和美国的碳排放总量占世界的44%。

  中美两国在气候峰会上的表态势必成为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政策的风向标。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峰会闭幕时所作的“主席总结暨成果文件”来看,峰会确实起到了“凝聚政治动力”的总动员作用,为清除未来气候谈判中存在的政治障碍作出了一定贡献。

  但不应忽视的是,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依然不愿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约束性协议和责任,甚至希望让刚走上工业化发展之路的发展中国家同其一道肩负相等的任务。

  奥巴马在峰会上的另一番发言即为“新瓶装旧酒”之意。他说,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全球协议必须包括新兴经济体的有力承诺,并消除阻碍联合国谈判进程的贫富国家分歧。

  分析人士表示,打破贫富国家界限,实际就是让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承担同样的约束性责任,本质上是减轻发达国家减排压力的动议。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将决定2020年之后的国际气候政策框架,这届大会上各国政府很可能达成2020后的国际减排协议。

  共同生活于同一个星球的世界各国,都有义务和责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相应贡献。然而,发展水平不同、减排能力不同,必然不能要求所有国家都肩负同样的减排指标。

  在减排方面,对发达国家应设立“立即、透明、可核查和不可逆转的”约束性标准,享受着数百年工业化发展成果的发达国家更应出于国际道义,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必要的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共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应尽之力。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民生改善任务艰巨、环保技术能力不足,但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近期还出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确保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

  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碳排放强度与2005年相比下降28.5%,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25亿吨。

  在本次气候峰会上,各方见证了中国的贡献担当。中国所大力推动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是全球政策框架中的一部分,但不应该是全部,发达国家也应该以最大的诚意牵头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北合作。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发达国家理应是带头者。(记者刘斐 王建华 朱青)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