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水相依 保护水源誓先留住青山

2014年10月10日 10:3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系列报道之徜徉母亲江⑦

    驱车从惠东县城向东北方向一路前行,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行驶75公里,便来到群山环绕的宝口镇。

    地处乌禽嶂南麓西枝江上游,宝口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镇。2006年4月,它由原马山镇和宝口镇合并而成,全镇总面积330.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968万亩,山地面积达45.6万亩。巍巍群山中错落分布着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共105个村(居)民小组。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宝口镇还有着另一个特殊的“身份”——西枝江的发源地。由于肩负着保护水源头和山林农田的重任,宝口镇注定无法简单地“靠山吃山”,更不可能走上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加上交通并不十分便利,经济发展的滞后也导致26000多名户籍人口仅剩6000多人留在当地。尽管如此,选择坚守的宝口人仍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特色生态发展之路。

    现状

    偏安一隅的藏宝之地

    走进宝口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整洁的街道,淳朴的民风。虽然镇中心居民大都建起了两三层高的小楼,但与一些较发达乡镇比起来,整体的镇容镇貌还是显得有些“寒酸”,这也是宝口镇经济发展靠后的一个缩影。

    然而,翻阅宝口镇资料,记者却发现宝口镇其实有着与当地经济发展不相匹配的丰富资源。事实上,宝口镇正如其名,拥有着优质的水力发电资源、矿产资源、山地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等各种“珍宝”。

    据探测,全镇有水力发电资源2万多千瓦,目前已开发利用1万多千瓦,建起大小水电站40多个。宝口镇蕴藏有优质的花岗岩石材,储量在100万立方米以上,其中“惠东红”花岗岩石材颇具知名度,有高雅、富丽、豪华的装饰效果,产品远销上海、福建、北京,出口到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此外,山中还蕴藏丰富的钨、锡、绿柱石、铅、锌、钼矿等矿产资源和稀土矿、稠泥、瓷土、煤碳等资源。

    行走在宝口,两边是苍翠的大山。山地种植着速生丰产林、松杉等亚热带常绿树种。镇上有佐坑生成寺、乌禽嶂、西米寨瀑布、金象山庄和双坑等天然生态旅游度假风景点。当地盛产水稻、番薯、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和板栗、香蕉、青梅、柑桔等水果。土特产“仙人茶”、“火烧窑茶”和“兴家茶”远近闻名,畅销深圳、汕尾及香港等地。

    虽然拥有如此之多的资源优势,但宝口镇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似乎也只有“惠东红”和“仙人茶”。多年来,宝口镇始终偏安于惠东一隅,没有迎来更大的发展。深究其原因,身处西枝江发源地犹如硬币的两面,承担着水源和山林农田保护的重任,使宝口镇拥有了珍贵的自然生态资源,然而这一特殊“身份”也导致宝口镇在谋划发展时必须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默默保护着西枝江水源头的洁净。

    保护

    全镇参与当好“生态屏障”卫士

    在宝口镇,保护好西枝江水源头是每一届镇领导班子上任之后面对的第一个课题,也是每一个宝口人日常生活之余考虑最多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份沉重责任,但从他们的言谈中记者也能感受到他们心中的自豪。

    “在这里,山与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没有工业污染,对水源最易造成威胁的就是水土流失,要保护绿水必须先留住青山。”宝口镇镇委书记林锦鸿介绍,一直以来,宝口镇委、镇政府将西枝江水源头的保护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除了有专门的镇领导负责,各部门、村委也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格局。

    多年来,宝口镇花大力气抓好森林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一方面,扩大生态公益林,宝口镇现有生态公益林11万亩,今年计划扩大到近20万亩。其中,在乌禽嶂主峰下,西枝江水源头佐坑村的5.8574万亩山林全部列为生态公益林;同时,当地政府积极鼓励农户改造种植生态林,并给予每亩200元的补助。这样一来,不仅更好地保护了森林资源,也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户收入。

    “保护西枝江水源头关键还在于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我们把加强宣传教育作为保护水源头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论大会小会都会提及,同时利用手机信息、标语、横额、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林锦鸿告诉记者,通过一系列举措,当地群众改变了观念,增强了保护水资源和山林的意识。特别是处于西枝江水源头的佐坑村,村委会利用村规民约,通过召开村民家长会、村内广播等有效途径,在当地营造了浓厚的爱护环境及保护生态的氛围。如今大家都自觉承担起拒绝污染,誓守青山绿水,当好“生态屏障”卫士的责任。

    同时,利用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的契机,宝口镇切实做好水源头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加强生活垃圾管理,目前全镇建成垃圾收集池12个、垃圾屋2间以及完善的生活污水处理排放设施,有效防止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水质造成的污染。

    前景

    生态产业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处。各级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要转变传统的治水思维方式,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013年,宝口镇GDP实现1.6398亿元,同比增长6.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63万元,同比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6077元,同比增长10%。虽然增幅并不大,但在保护和发展如何兼顾的问题上,宝口镇已经找到其中的平衡点,逐渐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说实话,这里不能搞工业,不能搞大规模种植和养殖,加上保护需要支出,如何带动村民致富,怎么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也曾经感到过困惑。但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慢慢摸到了门道,注重保护其实也可以兼顾发展,两者之间可以相辅相成,并不矛盾。”林锦鸿介绍,虽然当前宝口镇各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源自水电站承包及资源管理费,但当地良好的环境已经吸引了一些企业前来落户,在优先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一定规模的特色种植业也成为当地经济的新增长点。

    目前,当地种植的甜金针已是远近驰名,全镇种植了近200亩,平均一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到2000公斤,虽然只是作为原材料供给位于多祝镇的工厂进行深加工,但也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油茶也是当地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早在2011年惠东县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该县就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扶持种植“一茶两薯”,以点带面发展山区绿色经济的建议》,建议山区镇将油茶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大面积种植油茶树。2013年,惠东县党政领导到宝口调研新农村建设时,也明确要求宝口镇加强山区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桉树改种油茶树试点。据介绍,目前宝口已经种植油茶7000多亩,未来几年还将加大种植油茶树力度。

    “油茶种植到一定规模后,我们考虑在油茶基地建配套的农庄和旅游等项目,利用油茶开花季节,吸引游客到基地游玩。加上我们现在拥有的天然生态旅游度假风景点,相信可以通过生态旅游业带动起全镇的发展。”在林锦鸿看来,生态旅游也是宝口镇需要积极探索的发展方向,待发展成熟后,再与周边的高潭红色旅游和白盆珠温泉旅游形成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宝口镇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找准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

    蜿蜒的山路,将我们带到偏安一隅的山区镇——宝口镇,这里与惠东沿海乡镇相比,与惠州市区周边乡镇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镇容镇貌等都明显落后,不少当地人选择到经济更发达的乡镇和城市里去谋生。留守当地的村民和镇村干部,则期盼着宝口能够迎头赶上。

    尽管矿产等资源丰富,但由于受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当地的发展并不容易。更为重要的是,宝口作为西枝江源头所在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职责,即保护好“母亲江”的水源。要保护好水源,当地发展工业、大规模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等都受到严格的限制。

    “没有工业项目,发展中有诸多限制,谈发展不是空话吗?”在一些人看来,保护和发展犹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不过宝口这些年来的努力,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逐渐探索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很好地回应了一些人的疑问。

    其实,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只要找准两者的平衡点,可以促使两者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只有从源头上保护好这些自然生态资源,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有了这些自然生态资源,就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又有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到保护上去。

    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观,正确看待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其次还需要有更多的行动,比如制定宝口镇发展规划,特别是长远规划,为当地的发展指明方向,在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发展机制,还需要有更多的政策配套,比如针对宝口山区镇的特点,上级部门从当地实际出发,给一些政策和空间等。

    宝口人为保护西枝江水源做出了不少贡献。全市应该统筹考虑,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前几年惠州市人大代表也就此多次呼吁。今年惠州深化改革任务中提到,探索建立适合惠州实际的多种生态补偿模式,逐步构建覆盖全市的生态补偿制度,相信很快就可以落实。类似于生态补偿机制,还可以通过对口帮扶、转移支付等方式对于山区镇的发展予以扶持。

    期待潺潺的西枝江源头水见证宝口的新一轮发展。

    特写

    探访西枝江源区

    一个山村守护一片净水

    西枝江作为东江惠州境内最大的一级支流,流域总面积达4120平方公里,而其源头是深山中的一条小河——佐坑河,佐坑河的河水来自地势高峻陡峭的乌禽嶂山脉地带。记者近日探访了西枝江源区,该源区地处宝口镇佐坑村,这个常住人口400多人的山村,正不遗余力地守护着这片净水。

    景色秀美 河水清澈甘甜

    从宝口墟镇出发,在大山中盘桓前行,驱车约40分钟,便来到佐坑村,这个“养在深闺”的山村。虽地处深山,但山村并不显得破旧衰败,好几栋崭新的楼房给村子增添生机,村里也有一些老房子,新旧建筑错落,村庄一派宁静安详的气氛。

    佐坑河流经佐坑村,河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着“西枝江源”四个大字。河水清澈透亮,可以看见河底的水草和沙石。夹岸而长的灌木和翠竹,郁郁葱葱,映照在水里,青翠可人。

    佐坑河的河水则来自远处的乌禽嶂山崖。在佐坑村举目四望,四周最高的山脉就是乌禽嶂,乌禽嶂也是惠东宝口与河源市紫金县的交界处,地势高峻陡峭,土壤肥沃,人为活动少,森林资源丰富,林木长势良好。

    佐坑河河水由乌禽嶂山崖的泉水和千万植被的根水汇聚而成,变成溪水后从乌禽嶂半山腰汩汩流下。乌禽嶂以石闻名,佐坑村有一块巨大的蝙蝠石,此石高达30米,直径38米,由3块巨石鼎起,既像天堂的宝鼎,又像展翅欲飞的神灵蝙蝠。在大山深处、小溪水旁还富有水晶石、黄蜡石等,花纹绚丽,光滑圆润,非常漂亮。

    当地村民为祈求上天神灵护佑,于清初将观音庙建在蝙蝠石顶端,香烟缭绕大山深处。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集聚观音庙上香。平常也经常有人来此上香。后来,佐坑村将蝙蝠石周围地区打造成为一处景区。蝙蝠石下方是观音河,这是佐坑河的一条小支流。掬一口河水,甘甜沁脾。

    不仅自然景色秀美,佐坑村还有多处人文景观。村里有建于清朝时期的古建筑徐氏佑公祠、谢氏珍公祠、下角五云楼和五德楼等。不论从古建筑的设计、风格、装饰、诗歌对联等看,都别具特色,体现了当年佐坑人的经济富足和精神风貌。

    保护水源 村民赶跑药鱼者

    景色秀美的佐坑村现在居住着400人。村支书谢汉区告诉记者,佐坑村的户籍人口有1950人,但由于地处深山,交通出行不便,更多人选择到外地去谋生。留下的村民以种田为生。

    佐坑村有9个小水电站,而且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就依赖这几间水电站,佐坑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在宝口镇中并不差。这几年村里新建了文化广场。

    作为西枝江源区所在地,佐坑人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护好这一片净水。谢汉区称,这几年村里加大了宣传力度,包括宣传禁止乱砍乱伐,注意森林防火、禁止大规模养殖等。村里有丰富的稀土等矿产资源,为了保护好当地的水土生态,目前禁止开采。对此,村里也派人加大了巡查力度,村头路边还安装有摄像头,一有外地车辆前来都可以拍到。

    村干部谢日华说,前几年曾经有几个来自周边地区的人来到该村一条小溪上药鱼和电鱼,这条小溪也是西枝江的小源头。后来被佐坑村民发现了,村民们很愤怒,将他们的工具没收了。村民老谢说,药鱼和电鱼不但容易导致鱼虾灭绝,还污染水源,破坏生态,一发现有人药鱼和电鱼都会将他们赶跑。

    不单佐坑村,宝口镇以及惠东县都在保护着这一片净水。2013年惠东县政协、团县委等部门在佐坑村发起了“保护母亲河”的活动,一张倡议书还张贴在佐坑村委会大门。

    如今,清澈透亮的水流、郁郁葱葱的生态公益林,都是当地人保卫西枝江水源的见证。

    策划/统筹:陶然 黄沁 李春江 卢慧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林文通 罗锐 通讯员 钟伟达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