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东再设新目标:省控重点河流年内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

2015年02月04日 16:36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周雁凌 季英德 董若义

  “2015年,省控重点河流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这是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日前召开的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的流域治污新任务。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环保工作会上,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说:“从5年前的省控重点河流‘恢复鱼类生长’到今年的‘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这是山东省时隔5年后在流域治污方面的又一重大决策,今年要围绕这一目标打个歼灭战。”

  怎样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新常态是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机遇。张波告诉记者,理解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要从社会矛盾角度、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环境保护的作用、依法行政角度、公众参与等方面深化认识。在新常态下,环境保护日益成为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是否取得成效的观测点、倒逼传统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和以环境需求激发环保市场释放经济发展新红利的增长点。

  2014年,山东省在大气、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一步,山东将继续发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围绕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比2010年改善20%以上这个目标,张波强调,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干部考核、生态补偿、项目限批、责任追究等约束性机制;要建立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措施,努力实现省会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阶段限值,对不能达标的企业依法实施限期整改、限产或停产治理;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强工业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的控制和管理,抓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恶臭治理;加强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强机动车环保检验和车用油品品质监管,淘汰高污染机动车;做好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

  围绕巩固提高流域治污成果,山东将以不达标河流断面为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具体包括:加强南水北调沿线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确保调水和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大力推进南四湖等国家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深入开展小清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估试点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年度考核;总结推广马踏湖试点经验,编制实施全省退化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着力解决城市建成区污水直排环境问题,积极开展化工企业聚集区地下水污染防治;总结推广临沂市沂河底泥生态修复试点经验;加强陆海统筹和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新常态下,今年各市有哪些新思路、新动作?

  “青岛市将进一步强化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导向,构建新机制,增强新动力。”青岛市环保局局长宋春康说。

  淄博市环保局局长于照春说:“淄博市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决打好转型升级和生态淄博建设两场攻坚战,强化法治思维、养成法治习惯、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潍坊市环保局局长郑金来表示,潍坊今年将强化资源环境约束,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环境治理。

  莱芜市环保局局长毕占明告诉记者,莱芜将进一步加强基层网格监管能力建设,全面实施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

  深化改革有哪些积极探索?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山东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如何推进?总量减排能否交出满意答卷?

  对此,山东已经作出相关部署。一方面,稳步推进建设项目告知—承诺—备案制试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建设环保公安执法信息系统,推动建立环境刑事民事案件的司法处理机制。

  另一方面,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和污染物排放许可管理制度,探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完善环保设施社会化运营机制。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加大环保新闻宣传力度。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完善微博工作体系,健全公众举报、信访、舆情和环保执法联动机制。

  此外,山东各级环保部门将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清理、废除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全面清理整顿环保违规项目。加强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监督监测,严厉打击各类弄虚作假行为。推进环境监测、监察、环评、应急标准化建设。加强源头防控,严格执行“超标即应急”和“快速溯源法”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加强固废、土壤和生态环境保护,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和处置危险废物行为。

  面对总量减排的压力,张波指出,要把环境保护放在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进行考量,组织编制“十三五”环保规划。健全减排激励机制,加快大气和水污染减排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农业污染减排。加强减排项目运行监管,对减排项目建设进展滞后的地区及早通报、预警,确保稳定发挥减排效益。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