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闽千姿: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故乡的古风新传

2012年10月24日 12: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八闽千姿: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故乡的古风新传
    漈下村,位于福建宁德市屏南县境内,系两任台湾总兵的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故乡,已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穿村而过的漈川溪,游鳞结队,人鱼同欢,蜿蜒流淌;两条回廊式主干道沿着溪流两岸绵延,把村一分为二。溪畔两边,古民居、古城墙、古雨长廊、黑瓦、蓝天、青山、秀水�
    图为村民在峙国亭练虎尊拳。峙国亭建于明隆庆年间,是甘国宝童年时练武的场所,而虎尊拳于清雍正年间由泉州少林寺永春高手郑礼、郑原辉避难漈下村时传入。中新社发 吕巧琴 摄

  中新社宁德10月24日电 题: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故乡的古风新传

  作者 吕巧琴 叶茂

  从高处鸟瞰,穿村而过的溪流,溪流之上的廊桥,溪畔两边的回廊、古民居,阁楼、黑瓦、绿柳、蓝天、青山、秀水……漈下村,景致如画。

  漈下村,位于福建宁德市屏南县境内,系两任台湾总兵、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的故乡,已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据载,明朝正统二年(1437年),甘氏迁入漈下,至今已有575年。

  村中,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修建的古城楼,清康熙四十一年建的花桥、漈川桥,明隆庆年间建的峙国亭,清朝嘉庆十五年建的甘氏宗祠等明清建筑,以及古时练武用的石锁、石蛋和跑马场、练武厅,迄今保存完好。

  两条回廊沿着溪流两岸绵延,一座被村民称为“风水桥”的古廊桥横跨溪面,方便村民往来两岸。溪流名叫漈川溪,蜿蜒流淌、绕村而过,游鳞结队、人鱼同欢,把村一分为二。沿着溪边回廊而行,古城墙、古长廊及一座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在黄墙、黑瓦中分明刻写着漈下村悠久的历史。

  三两村民闲坐古廊桥的围栏,摇着蒲扇,喝着大碗茶,专注地看着挂在廊桥上的电视机里正播出的戏剧表演;屋檐下,叽叽喳喳的麻雀自由出没;土狗追随着孩童飞跑,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一家家小店铺敞开着门,静静等待顾客光顾……

  穿过古廊桥,古城楼矗立眼前,城门正上方题着“漈水安澜”四个行书大字,城楼下,重约上百公千的大石锁,静静靠在墙角,古时武风之浓引人遐想。

  “甘姓族人视古城门为吉祥、平安之门,城楼下两个练武的大石锁,是以前我们先人用过的。”63岁老人甘代佑引以为荣。老人告诉记者,他是甘国宝第七代传人、屏南虎尊拳第七代弟子,村中传统武术历史悠久,习武之风代代相传。

  在当地流传的虎尊拳,还有村民由传统生产生活用具独创的“锄头功、狼筅功、板凳功”,已被公布为屏南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与古城楼相映衬的是明隆庆年间建的峙国亭、清朝嘉庆十五年建的甘氏宗祠,彰显宗族的荣耀和对功名显赫者的崇敬与褒扬,也给子孙后代一种激励和鞭策。

  58岁的《甘国宝省级传说故事》传承人陆和寿对记者说,甘国宝的传说在村中流传不衰,闽剧《甘国宝》已在福州连江闽剧团演了2000多场,并已编成评话小说、动漫,搬上台湾荧幕。

  当地还成立甘国宝文化研究会,与台湾联合举办甘国宝诞辰300周年纪念活动、甘国宝赴台240周年书画展,出版《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一书。“甘国宝文化”成为了两岸文化交流的又一桥梁和纽带。(完)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