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建漳州天一总局:见证百年侨批史

2012年12月11日 13:28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福建漳州天一总局:见证百年侨批史

  在漳州台商投资区的角美镇流传村, 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静静地矗立于村间弯弯曲曲的小巷深处。

  经过岁月的冲洗,它已今非昔比,但从其高大的廊柱、精美的浮雕,依旧能清晰地感受到其恢宏的气势。它,就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天一总局(前身为天一批郊)。它见证了我国(中国)侨批的发展史,也是“侨批档案”明年将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重要文物。

  从水客到信局

  流传村坐落于九龙江畔,天一信局离江不足百米。“先祖郭有品是天一信局的创始人。1869年,他就是从这里乘船,顺着九龙江出东海,直抵南洋,开始从事侨批事业的。”郭有品第五代孙郭伯龄介绍说。作为郭有品的嫡孙,郭伯龄从1999年开始,便一直在研究侨批历史,试图尽可能清晰地还原天一信局的历史。

  清末时期,大量闽南人往东南亚谋生发展,当他们在当地扎下根来、略有积蓄之后,便通过“水客”,向家人捎带银信,侨批业也由此应运而生。

  1869年,年仅17岁的郭有品在“客头”带领下,漂洋过海前往吕宋(今菲律宾马尼拉)成为一名“水客”。由于郭有品忠厚老实、尊老敬贤而且乐于助人,深得同乡侨民的信赖。 起初,他单枪匹马,帮侨友带信带钱银,回乡埠自跑自送。因其办事十分精细及时,赢得了大家的信赖,因而他从一般的“水客”慢慢地又成为“客头”。

  经过几年“客头”生涯,郭有品深知经营侨批的收益颇丰,即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在故乡流传村创办起了“天一批郊”,主要经营吕宋与闽南之间的华侨银信汇寄业务。“天一批郊”的成立,比1896年(清光绪22年)成立的大清中华邮政局还早16年。

  郭伯龄说,“天一”二字,即“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先祖郭有品用这二字作为信局的徽志,寓意“天下一家”,表达其创办侨批局的仁爱之心。他做人做事都是以“仁爱”当作准则,一切以“为人”为根本。

  “天一批郊”成立,成为当时华侨与家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侨胞的信任,也使郭有品从微薄的手续费中获取和积累了利润。随着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郭有品有了本钱,开始置产业,买田地,做到以“邮”养“田”、以“田”扩“邮”的良性循环,“信局”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民间侨批旗帜

  诚信是商家的根本,“天一批郊”的运作也以“诚信”为第一生命。正当“信局”运营“旗开得胜”之时,一次突发事件考验着郭有品,也考验着“信局”的生存。

  天一批郊开办后,每批银信均由郭有品本人亲自押运。在一次押运侨汇途中,船遇台风突袭沉没大海,全部银信顷刻付之东流,所幸郭有品获救。返乡后,他便变卖田亩家产兑成大银,凭衣袋中仅存的收汇名单款项一一赔付,此事在南洋华侨中传为佳话。从此,郭有品的名望誉满南洋,华侨深为信任,都乐于通过天一批郊汇寄,天一的业务与日俱增。

  除了注重信誉外,一些便民措施也值得当前邮政业借鉴。在郭伯龄看来,正是天一信局的信誉以及周到的便民服务,才造就了天一信局的辉煌。天一信局坚持“信誉为首,便民为上”的经营之道。对于远途来寄的人,招待食宿。汇款时如款项一时不便,而其信用可靠者先由信局垫上;远途者,还提供休息之便或招待食宿。

  1896年,清朝邮政局正式对外营业,天一批郊经过申请核准,登记注册为“郭有品天一信局”,总局设在龙海流传村,外设厦门、安海、马尼拉、宿务、怡朗、三宝彦等分局,后又增设香港、安南(今越南)分局。几年间,“天一”分局多达32家。天一邮网以闽南为据点,形成了一个条理清晰的巨大辐射圈,基本上涵盖了我国东南沿海和整个东南亚国家,鼎盛期每年侨汇额达千万元大银。天一信局一度成为民间侨批银信的一杆旗帜。

  郭有品事业成功后,不忘家乡父老,热心公益,于1898年兴办义塾,他还创办“唤醒堂”,并同族人共订村规,深得乡人称赞。

  影响:历史价值凸显

  1921年后,由于东南亚一带经济不景气,侨商收入普遍受损,因歇业而回国的华侨渐多,侨汇逐渐萎缩,天一信局的利润从此开始滑坡。上个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东南亚殖民统治者施行苛捐杂税,民信邮资猛涨一倍,天一总局还常遭军政勒借,直至其入不敷出,严重亏损。在无可奈何的形势下,天一总局终于在1928年春节前的1月18日宣布歇业,并将总局及所有分局房产统统转卖以弥补香港及吕宋分局的严重亏空。

  “天一信局从1880年创办至1928年停业,虽然只有48年历史,但它是中国近代邮政史、金融史、华侨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页。”郭伯龄说,侨批蕴藏的文化内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侨批中有款必有信,华侨在汇款的同时都会附有家信。批信生动记载了华侨在侨居地的生存发展状况、华侨社会面临的机遇与困境以及侨乡社会经济、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它与其他史料相印证,成为研究华侨华人史、侨乡史、家庭史乃至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民间档案”。

  岁月沧桑、时代变迁,天一总局旧址历经百年虽今非昔比,一片宁静,没有了往日的繁荣,但作为历史见证,它的价值在今日又渐渐凸显出来。2005年,天一总局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伯龄表示,作为郭有品的后人,也作为研究“侨批”史的学者,希望将天一总局建设成为中华侨批博物馆,让其发挥更大作用。

【编辑:王盼盼】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