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闽、越、闽越与闽越国

2013年01月09日 14:41 来源:福建侨报 参与互动(0)

  阅读关于福建古代文明的文章,常见有“闽”、“越”、“闽越”、“闽越国”的字眼,它们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四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先说“闽”。“闽”之称最早见于秦汉时的地理著作《山海经》之第十《海内南经》:“海内东南陬以西者,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一曰在海中。”关于这段话,史学界历来有多种解释,有的认为是指区域,其范围大体在闽、浙、赣、粤地,亦即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有的认为指民族,即生活在这一地区的闽越族。至于何谓“闽在海中”,更是莫衷一是,多数学者理解为神话传说中东南沿海远古是岛屿,后历沧桑巨变升为陆地。

  此后又有“七闽”之称,《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云:“(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有学者认为,此处“七闽”是泛指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文化特征相近的若干部族。很显然,《山海经》中的“闽”既为地理名称,又为民族名称。

  再说“越”。“越”这个名称,学术界普遍认为源于殷商甲骨文中的卜辞“戊”。古代文字中,“戊”、“越”相通。秦汉时,生活在东南沿海的少数民族使用叫做“戊”(铖)的工具或者兵器,中原华夏族人因此称他们为“戊”(越)。蒙文通《越丛考》说:“越本国名,其族为‘闽’,后亦用为族称,泛指古东南沿海三民族。”

  春秋时间,越人中的于越统一了周围的一些越族部落,并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建立了越国,并兼并邻境的吴国。此时,“越”大显于世,其势大于“闽”。

  与此同时,东南沿海的各少数民族也在分化、组合中形成各个具体的民族,见于史籍中的“东越”、“南越”、“东瓯”、“西瓯”等民族名称,就是这段时期形成的。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文献记载开始用“百越”泛指东南及南方地区越族各支系,与前述“七闽”同义。

  三说“闽族”。如前述“东越”、“南越”一样,“闽越”也是百越中的一支,这里的“闽”更多地表现为闽江流域为中心,包括浙、赣、粤一部分地区的地域概称,远古乃至汉代,“闽越”则成为福建、浙南越族的专称。

  四说“闽越国”。汉高帝五年(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在楚汉战争佐汉有功,被西汉中央王朝正式分封为闽越王,并在秦之闽中郡故地建立闽越国。因其位于东南沿海,故又称“东越”。

  无诸逝后,东越王余善与汉廷关系日益恶化,导致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兵“咸入东越”,余善被杀,闽越国除。随后,汉武帝又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至此,闽越国作为政治实体不复存在,闽越族亦开始了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黄晨)

【编辑:王盼盼】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