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深圳沙头角古老“鱼灯舞”焕发新风采

2013年01月09日 16:33 来源:深圳侨报 参与互动(0)

  “深圳东隅,有一个小村庄名叫沙头角。这个梧桐山麓、大鹏湾旁的小村庄,有传奇,有记忆,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在这样的开场之下,一场结合了舞蹈、音乐、快板三种艺术形式的《鱼灯情》音乐快板拉开帷幕。有鱼灯,却不只是民间舞蹈;有内容,却不只是祈求平安。就在鱼灯舞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快要消失的时候,盐田区沙头角街道文化站的刘宇辉导演和牛纪远编剧,将这古老的民间艺术重新包装,再次让鱼灯舞大发光彩。对于历时两年的创作与排练,面对付出的汗水与收获的各种奖项,两位主创人员的出发点却很简单,他们只是想让鱼灯文化走出去,让沙头角,让盐田,让中国人的情怀走出去。

  古老鱼灯舞斗志

  说起鱼灯舞的历史,要追溯到明末清初,沙头角沙栏吓村吴氏族人的祖先,根据早期从事海上捕捞的体验而创造出来的民间舞蹈,主要表现小鱼们团结一心、一起反抗“鱼王”的欺压。300多年来,鱼灯舞流行于深圳沙头角及香港新界沙头角一带,是沙栏吓村民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鱼灯舞中的鱼灯大多是角鱼、火点鱼、丁公等近海浅水鱼,还有红鲤、青鲤等淡水鱼。过去的鱼灯由竹篾扎成鱼的骨架,用纸裱糊其面,描上颜色,鱼腹中装上蜡烛,形象十分逼真。

  鱼灯舞一般在晚上进行,表演场地不需其他灯光,舞者扎马步俯身曲背,巧妙地藏于鱼灯背后,主要突出鱼灯的形象、鱼灯的舞姿。传统的鱼灯舞在新鱼灯启用和每次表演之前都要祭祀,且均有一套仪式。渔村青年手擎各种“鱼灯”,唱歌跳舞,祈祷来年的丰收,并以激昂、高亢和强烈的舞蹈动作表现人类征服大自然、战胜海盗的决心和斗志。

  鱼灯新唱念情意

  沙头角中英街因其独特的历史而被世人皆知。鱼灯舞是连结深圳香港两地的感情纽带之一,就像生长在中英街第四号界碑旁的那棵古榕树,根在深圳,叶覆香港。音乐快板《鱼灯情》正是利用快板结合鱼灯舞,讲述有关中英街的故事。该作品分三大部分,包括渔村的生活,村民们团结一心的精神和香港回归后的喜悦。

  “手手相牵饮美酒,贴心的话儿不离口。贴心话,暖人心,街东街西一条根。同根生,情最深,手手相牵永不分。对祖祠,长跪拜,沙头角鱼灯舞万代……”《鱼灯情》的编剧牛纪远用情真意切的台词,道出了中英街上每一位深港居民的心声。“内容上的升华是鱼灯舞的一大新意。从过去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征服之情升华到团结之情,和谐之情,再到今天中英街上的深港之情。”

  不只是内容上的新变化,在表现形式上,音乐、舞蹈与快板的结合,也是一个极大的突破。对此,创新导演刘宇辉说:“我们希望把这种属于沙头角、属于中英街的文化带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它,喜欢它。刚开始我们想得比较多,有解说,有音乐,有朗诵,有唱词,还有舞蹈。在这么多表现形式下,鱼灯的光芒被掩盖了,似乎偏离了我们的本意。所以我们就将快板词精简,将表现方式锁定为快板音乐。”

  鱼灯历史不曾改

  虽说加了新元素,进行了新创作,可《鱼灯情》中被赋予历史厚重感的鱼灯不曾改变,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不曾改变。

  古老的沙头角鱼灯舞有一个特色:清一色的男子舞蹈。在沙栏吓村300多年的历史中,只有男子才能参加鱼灯舞演出,而且在开光仪式上,女性家族成员必须回避。先人创作鱼灯舞的时候,认为“灯”含有“丁”,“灯”“丁”谐音,“丁”是男孩子,只有男子才能舞鱼灯。所以在新的艺术创作上,导演刘宇辉决定尊重这个习俗,只选用男演员。在鱼灯的选用上,也放弃了高扶手的鱼灯,选用最古老的短把鱼灯。“本土鱼灯的把手就是短小的,这要求演员在舞蹈动作上做出调整。虽说在调整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大家都尽力展现鱼灯的原汁原味。”刘宇辉说。

  鱼灯未来更多彩

  “快板说的是鱼灯,鱼灯舞的是快板。”编剧牛纪远用这样一句话总结《鱼灯情》的特点。为时两年的创作与磨合,让牛纪远对这部大戏有着深厚的感情。“其实,创作这部作品的出发点很简单,我们想为盐田、为沙头角、为中英街做点什么。我们希望没来过中英街的人,通过这个作品知道中英街上深港一家亲的故事,知道深港一脉相承、从不分离的故事。希望《鱼灯情》成为中英街的名片,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好的表现形式,让这张名片更耀眼。”

  据悉,明年5月,《鱼灯情》音乐快板将赴山东参评“群星奖”。对此,刘宇辉表示,得不得奖不重要,重要的是借这个机会把鱼灯带出去,把深圳这种古老的历史传承下去。而更多的创新思路已在他的脑海里不停碰撞。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表现方式的鱼灯舞。(见习记者:林琳)

【编辑:杨凯淇】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