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白山园参技艺:珍贵的文化遗产

2013年04月11日 11:10 来源:吉林日报 参与互动(0)

  作为文化遗产,我们知道,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明确概念,一是要有久远的历史(下限为一百年);二是要有清晰的传承;三是要有活态的存在;四是要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吉林省长白山区人参的栽种、护育、保存、加工技艺恰恰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人参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珍贵植物。据《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吉林卷》(谷长春主编)记载,远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广泛应用人参,唐时期,为了朝贡包括人参在内的大量东北贡品,渤海国开拓了朝贡道,其中一段正经过今抚松的新安村清水乡,距县城只有六公里。应该确切地说,吉林长白山人参文化有自己久远的历史,坐落于今抚松县城离市区仅6公里处的渤海朝贡道新安乡丰州城遗址,恰恰将吉林长白山人参文化和抚松作为人参文化发源地的历史提升到二千多年前的唐和渤海时期。

  作为人参文化之乡的抚松,我们通过种种丰富的考古挖掘和古籍记载可以发现,在千年的大自然历史之中,在抚松那茫茫的老林和深山峡谷之中,千百年来,一支支朝贡的驮队艰难地穿行在其中,这些庞大的商旅、驿马、驮队、垛队,悠扬悦耳的铃声在这古老的山林中回荡,他们运载着物产人参和种种珍贵的长白山物产,从丰州新安古城出发,又避开头道松花江沿北沟沟谷穿行,由今日抚松的抽水到兴参镇内进入二道松花江流域,之后顺左岸溯流而上,经新屯子北岗、露水河、沿江等乡镇,或过敦化的大蒲柴河到达渤海旧围敖东城,或往北,进入到通往鄂霍次克海的丝绸之路;或向东、向南,进入直达俄罗斯、朝鲜半岛的丝绸之路,或经过“神州”(临江),奔往渤海蓬莱海路,再登岸奔往长安,再从那儿连接通往塔克拉玛干和帕米尔高原的通往西域和东亚的丝绸之路,把人参和人参文化带向更加遥远的世界各地。

  人参是吉林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历史上被称为关东三宝之首。吉林劳动人民在久远的历史岁月中,通过采挖人参,种植人参,运送人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文化,他们在崇山峻岭莽莽山林采参,驯化野山参,栽培加工,保护传承人参文化的各种环节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人参文化遗产,而不单单只是山参的采集习俗是文化遗产。特别到清代以来,吉林省人参的栽培和驯化,保存和加工技艺已经完整化、系列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

  人参的驯化,是指人参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野山参进化成“林下参”(在山林里撒籽)和人工栽培的园参(包括人参的保护和加工技艺)过程,成书于1600多前的《晋书·石勒别传》中记载:“初勒家园中生人参,葩茂甚盛。”可见渤海国向唐朝贡送个头大、分量重的人参,已采取了移植“秧参”的办法,使小野山参长大。大规模普遍记载野山参驯化栽培始自清前期。由于清廷将吉林人参列入主要贡送品,交纳数量累年递增,采办贡品的衙门和地方官吏即使向民间把头搜刮以及“官雇刨夫”采挖也难以如数交差,于是驯化野山参为“林下参”和园参的历程便应运而生,称为“秧参”。

  清政府对山参的驯化和培育开始是反对和限制的。他们认为用“秧参”(放山人挖大留小或把小野山参移至园内栽种)进贡是欺君行为。乾隆四十二年(1779)清廷申令:“收买秧参栽种,以及偷刨参秧货卖,即将此等人犯严拿究办,一律治罪。”嘉庆十五年(1810),吉林将军赛冲阿曾带兵烧毁人参棚多处,可见清中期野山参栽培规模已相当巨大。但是,随着清廷不断的调查、研究、考证,他们也渐渐地认为,由野山参转化成园参和“林下参”的驯化确实是保护自然和认知自然的一种“良法”,而且吉林园参和“林下参”那时已逐渐地具备了与野山参同样的疗效和品质。

  现在重要的问题是,野山参是怎么转化成园参和“林下参”并使之具备了遗产的内涵与条件?我们发现,长白山园参和“林下参”种植栽培的每一位户主,他们的祖上或先人都首先是采参人,最早又是向朝廷进贡人参的“刨夫”(挖参人)或“参夫”(专职从事野山参的采挖之人),这使他们的族人或家庭从一开始就走进自然,熟悉自然,更掌握人参的生长条件和环境,为园参和“林下参”栽培文化打下了丰厚的知识基础。从今天长白山区园参的栽种和培养的经验上看,每一道环节都传承着久远的野山参生长的自然印迹。

  野山参转化为园参或“林下参”,很关键的一条是“移”和“种”。移,是指将小的野山参移植在人们固定选择的地方让其继续生长,而这种选择已经是具有丰富的“放山”(采挖野山参)经验的本人或后代,按照千百年来人们熟知的野山参生长环境来认定的,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野山参的自然属性。同时,为了解决野山参独生而园参和“林下参”成群种植的问题,采参人将园参和“林下参”的棵距保持在与野山参相同的距离上,这也使园参和“林下参”具有了野山参的属性。而且,其实并不是野山参都独生,它也有“窝”生,“群”生的现象,园参和“林下参”的种植者恰恰是很好地掌握和分析了诸多野山参生长的自然环境规律后,实施了园参和“林下参”的栽培和驯化。

  种植“野山参”使之成为“园参”或“林下参”这是一个自然的观念。所说的种植,是指在完全野生的自然山林中进行人参的播种,而不是以棚盖、家养的形式,这是使园参和“林下参”能够保持自然野性的又一遗产手法和规律。为了促使人类栽种的人参更加保持自然的植物野性,长白山人参栽培越来越靠近原始的自然属性,保持野山参的自然属性。如种植人参,是在完全处于自然领地中的山坡、岭地的林地上播种,尽量去“人工化”,保持人参的自然特点和生长特点,这完全是野山参的生长过程和办法。对于大面积栽种人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不采用现代人工的办法处理,而是延用自然法则,从自然的物种循环规律中去发现规律、继承规律、传承文化、形成习俗,达到“园参”和“林下参”的自然化目的,如保护人参籽不被山鼠所吞吃等问题。

  在山林里,将熟透的人参籽大面积在山林里播种会立即招来山鼠(一种山耗子,它们专吃人参籽),它们可以在一夜间就将刚播下的人参籽吃尽。如果采用杀鼠药,灭鼠剂的方式除鼠灭鼠,快而又彻底,确实是好办法,但是这就破坏了野山参生长的自然环境,也会形成森林的污染。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长白山人参栽培人要求所有从事人参遗产开发人员和企业一律不使用农药,而是靠养蛇灭鼠,养猫灭鼠,这使得长白山园参和“林下参”事业完全规范在人参野性生长的自然环境中。为了使人类种植的人参继续含有野山参的属性,人们总结了山参一般生长在原始森林中,与树木,杂草争夺养分,生长缓慢的特点,培育出含有野山参营养的人参,人们以不同地块、地势来解决这个问题,并根据气候、土壤、季节、雨水、阳光等综合条件来选择不同的秧棵和种类,终于培育出了长白山人参。

  吉林省长白山区人参驯化为园参和“林下参”的技术在中国历史上的清代中后期已经完全成熟了,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习俗,规律和技艺,是一种完全具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条款要求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能因为野山参处于保护阶段不许人们采挖或由于野山参少停止采挖,就停止长白山人参属于人类遗产的认知,而恰恰是应该把吉林长白山园参、“林下参”来自于野山参采挖驯化的文化和技艺认定和总结为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无论从园参和“林下参”的栽培驯化历史,还是从人参的保存加工的技术、贡运经验、传承的清晰程序、活态的存在现状和鲜明的地域特色等等方面,它都已经完完全全地成为人类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已经有了代表性。

  在人参的采集、加工历程上,我们发现,据《鸡林旧闻录》记载:“加工时,需将鲜人参置沸水中焯过,再以小毛刷将表皮刷净,并用白线小弓之弦将人参纹理中的泥土清除。将冰糖融化,把人参浸入糖汁中1—2天,再煮熟,取出用火盘烤干。”这是加工“掐皮参”、“糖参”的最早遗产。而且这种“加工”技艺恰恰是“园参”、“林下参”在大量存在并需要统一保存时的技艺,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证实了吉林人参由山参采集向规模化保存加工技术的过度。而据抚松人参博物馆记载,历史上,抚松的“生晒参”是早期产品,白干参是南朝时期产品,红参是明朝时期产品,糖参、掐皮参是清时期产品。而“贵红贱白”已成为长白山人参制作技艺的重要认定习俗,这是对技艺的肯定和认知。

  同时,从唐渤海时期人参的保护、加工、贡运到清中晚期长白山人参栽培、加工的固定习俗已形成,在清中期至现代长白山区近三百年园参种植栽培历史的形成,我们发现已产生诸多具有继承性的栽培加工遗产文化,特别是那些具有“栽培”、“加工”民俗的传统节日已形成。那些由人参采挖,放山所衍化出的人参故事、传说、习俗、文化,那些带有浪漫主义和魔幻色彩的采参习俗其实今天已经“活化”在人们从事园参栽培加工的生动实践和历程中了,长白山区诸多的“老把头节”、“开秤节”、“端锅节”(人参加工的日子)今天依然“活”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而这些传统文化节日其实已包含着许多“现代”的内容,许多是人参栽培和加工技术的总结,科技手法的传播,人参性能的介绍,人物的思考和分析,技术和人参营养的宣传等等,这些新的遗产价值正在逐步地转换成新的民俗和文化,渐渐地取代了久远的挖参人遇见了美丽的“大姑娘”成为挖参人的“小媳妇”,或人参“娃娃”帮助穷放山的小孩成仙得道的故事文化,成为新的文化和遗产,一种新的人参文化遗产——一百多年长白山人参栽培的历史故事、人物、习俗已经形成。那丰富而久经历史磨洗的栽培手艺和加工技艺,已经大量而丰厚地在生活中存在,这是吉林和长白山文化中珍贵重要而独特的遗产,是别处不可替代的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人类的文化遗产。

  几年来,(吉林)省政府、文化厅已将抚松人参采挖习俗、集安新开河人参栽培加工技艺、靖宇皇封参加工技艺确定为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委宣传部关于加强我(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抢救挖掘的工程也正全面推进。目前,我们正在逐步挖掘、抢救整个长白山区野山参转换为园参的种植栽培加工技艺,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替代单纯的野山参采挖习俗文化。我们将逐步在抚松、靖宇、长白、敦化、安图、临江、集安、柳河、辉南、浑江等地大面积普及园参的种植栽培和加工业,同时全面抢救、挖掘、总结、认定、确认、申报园参的种植技艺栽培技艺与加工技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抓紧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我(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名录的又一突破。(曹保明)

【编辑:王盼盼】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