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蛤蟆酥和老面瓜

2013年09月05日 17:23 来源:吉林日报 参与互动(0)

  生产队的瓜地在屯子西边的那片洼地里。西洼子地势偏低,土壤里能保存住一些水分,盐碱的含量就不是很高,再加上队里唯一的一眼电机井也打在那里,用起水来挺便利,因此,那里就成了全队最好的地块儿。队里的瓜地、菜地,还有各家各户的自留地大都集中在那里。西洼子成了全屯子老小的“副食基地”。

  后章发屯儿一带从来不产水果,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都没啥果木可“咬”,瓜地里种出的那些东西就是稀罕之物。

  俗话说“青瓜裂枣谁见谁咬”。还没等瓜地开园,大人孩子们就都惦心上了。终有一天实在忍耐不住,我们集体户的几个男生便计划着晚上去偷瓜。瓜地里的情况早已经侦察分析清楚:出屯往西不远是菜地,接着就是瓜地和西红柿地,西面连着一片苞米地。看瓜的是一个退伍残疾军人,抗美援朝时被炸弹炸丢一条腿,常年拄把拐杖,屯里人都称他“瘸爷儿”,他也乐意接受。

  那晚,当夜黑人静的时候,我们便悄悄离开了屯子。按照事先商定的行动路线,先往西南方向绕行到那片苞米地,然后隐藏在里面观察动静,伺机行事。那边的瘸爷儿不愧是当过兵,打过美国鬼子的人,显得精神头十足,警惕性极高。他在瓜窝棚前拢了个火堆儿熏赶蚊虫,火堆上还烤了几穗青苞米,面对瓜地,一锅一锅地抽着老旱烟。那狗也跟瘸爷儿一样尽职尽责,东张西望地观察动静,就是不睡。这可苦了我们哥儿几个,露水已经打湿了衣服,困劲儿也上来了。有人提议收兵,但多数仍不甘心,就试着爬进那片西红柿地匍匐前进。那狗似乎有所察觉,朝着这边狂吠起来,瘸爷儿却没有什么反应。大家赶紧冲进瓜地,出手便摘。天黑心虚,也顾不得精选,摸到大个的或是软乎的就摘。突然就想起了来时匆忙,忘了带口袋。有人慌忙脱下裤子,把两个裤脚绾个结来代替,还真不少装。就在大功将要告成的时候,才听那边瘸爷儿没动窝儿喊一声:“哎!那边干啥呐!中啦!回吧!”大家这才回过神儿来,赶紧扛起装满窃物的“袋子”,按原路撤退。跑出了挺远,才听见瓜窝棚那边传来一声火药枪的闷响。

  摸黑回到户里,已是二半夜,没忘了把东屋的女生喊起来一道享用。这才发现,六七个男生一起下手,摘回来的香瓜竟多为两样。一样是又傻又大的“蛤蟆酥”,一样是又软又面的“老面瓜”。听屯里人后来说,蛤蟆酥是1945年苏联红军来东北帮助打日本鬼子时带来的品种。那瓜外皮青绿中带有白纹,一头圆一头尖,个头挺大,每个都有一斤来沉;吃起来清甜酥脆,老少皆宜。因此,当地人都管这种瓜叫蛤蟆酥,挺土,但极准。老面瓜是当地品种,个头也不小,黄黄的,圆圆的,有点像秋后的小窝瓜。不咋甜,就是一个起沙的面,没牙的人吃它正好。所以,那里人又管它叫“老头儿乐”或“老太太乐”。当晚,全户男女甩开腮帮子一顿猛造,直吃得胃满肚圆,一次一次地跑茅厕。

  没过几天,瓜地就开园了。全屯儿男女老少们挎筐背篓去分瓜,也不用泡秤,每家一堆儿或一筐。瘸爷儿就说我们集体户的人:“要不要蛤蟆酥、老太太乐?”我们也笑嘻嘻地冲他说:“要,啥都要。”

  正是铲二遍地的时候,一到歇气儿,打头的生产组长就领着大伙儿去瓜地吃瓜。瓜地的香瓜、西瓜、西红柿管够造。要是谁路过赶上了,跟瘸爷儿喊一声就行吃,也不用掏钱,但有个规矩,必须把瓜籽柿籽西瓜籽甩到盆子里,好留着明年再种。户里哥儿几个每次跟着去吃瓜,瘸爷儿就总是瞅着我们笑,我们就说:“还有蛤蟆酥、老头儿乐吗?”他就说:“有,啥都有。”

  离离拉拉地,一直吃到过了五伏,那瓜地才罢园。(郭文培)

【编辑:王盼盼】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