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陈嘉庚与厦门集美侨校

2013年10月14日 09: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厦门10月14日电 题:陈嘉庚与厦门集美侨校

  作者 王起鹍

  没有陈嘉庚先生的倾资办学,就不会有集美学校;没有陈嘉庚先生克己奉公的伟大爱国主义思想,坚韧不拔的兴学毅力,就不会有集美华侨补习学校(集美侨校),也不会有我们众多的归侨学生……

  今年是集美侨校建校六十周年。陈嘉庚为集美侨校的创立和建设倾注了他人生路上最后几年的大量心血和精力。

  解放后的中国,各方面的伟大成就,吸引了海外侨胞,纷纷把子女送回祖国就学;另方面帝国主义对海外华侨的迫害和对教育的摧残日益残酷,因此回国就学的华侨学生逐年增加,至1953年经各地侨务部门接待安置的归侨学生就有二万余人,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东南亚地区。

  陈嘉庚先生筹建侨校

  陈嘉庚先生考虑到南洋各地华侨教育因受到种种限制,回国求学的侨生又日益增多,为方便广大华侨学生回国就学,便向中央人民政府建议在集美创办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专收归国侨生,进行补习教育。人民政府很快采纳了他的建议,于1953年特别拨款60亿元委托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建筑校舍,并於同年10月开始筹建工作。

  陈嘉庚亲自选址、计划和设计,并亲临工地指导,仅用二个多月,部份校舍投入使用,1954年1月4日正式上课,至2月20日就有来自泰国、印尼、马来亚、缅甸、菲律宾、日本等国的281名侨生在新建校舍开始了学习、膳宿。校舍全部面海,学习环境无不感到舒适。

  根据陈嘉庚先生建校建楼要旨,历经四年,以“南侨”为名的具有南国风味的建筑群破地而起。四座一排,逐排层层加高,十六座校舍,如同层峦叠嶂,务实又美观的侨校校园,体现了民族风格。

  集美侨校,在陈嘉庚先生的关照下不断得到发展,学校的发展规划,招生规划,师资安排及生活设施的建设,莫不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陈嘉庚先生视察集美侨校

  1954年2月23日,集美华侨补习学校在敬贤堂补行建校典礼,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陈嘉庚、厦门市副市长郭金海、统战部长李文陵、侨联主席林采之、集美学校校董会董事长陈村牧参加了典礼大会,校长陈曲水报告建校经过。

  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陈嘉庚委员给学生讲话,号召侨生要实行节约,养成优良品德,为祖国努力学习,并介绍学校建筑情况和运动场所的扩充规划;陈村牧董事长希望同学们养成高尚品德,建立劳动观点;郭金海、李文陵、林采之等市领导在讲话中对侨生们热爱祖国,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回国学习的精神,予以赞扬,勉励侨生要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做到“三好”,努力学习知识,以建设社会主义。

  学生代表、泰国侨生邓纪生代表全体同学表示:这样隆重的典礼,这么多首长的指示,使他们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更深刻的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和温暖,并决心要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样才能对得起中国共产党、毛主席、人民政府以及全体老师的爱护。

  侨校特殊使命

  集美侨校直接受中侨委和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以中侨委为主,主要经费由国家直接拨付,在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时期,直接承担着国家的特殊使命,发挥其特殊的作用(1998年,印尼国内出现动乱,还接受了300多名华裔青少年到合并后的华文学院避难和学习)。

  侨校自1954年至1966年,共接收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二万余位归国侨生。1966年正好赶上“文革”和印尼的排华,集美侨校再次迎来2000多位印尼华侨学生,使集美侨校学生总数突破4000多人,一部份低年级的侨生被分流到集美中学和市内其他学校就读(1961年在校侨生多达三千余人)。

  五十年代后期,中侨委选派高级干部、印尼归侨杨新容任校长,集美侨校成了当时全国最早的、影响最大的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吸引着千千万万海外赤子之心,海内外侨胞称她是“侨生的摇篮”。

  牵挂一生

  1961年1月,陈嘉庚先生重病在身,仍然牵挂着集美侨校的工作,他老人家还特地要身边的人代笔致函集美侨校杨新容、陈村牧二位校长,转达他对侨校基建工作、经费开支、及学校的发展的意见。

  陈嘉庚先生为集美侨校的建设与发展呕心沥血,他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的财富…… (完)

  (作者:厦门市政协特邀研究员、原致公党厦门市委副主委、原厦门侨联副主席、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会长、香港集美校友会名誉会长)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