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郭美美争议中高调接受专访 媒体吁反思无底线炒作(5)

2011年09月14日 01:49 来源:央视《新闻1+1》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蔡强(某网络公关公司负责人):

  公关公司和这个网络红人之间实际上有点像经纪公司和艺人之间的关系一样,这也是网络炒作当中的模式之一,商业模式之一。

  某网络公关公司主管:

  据我知道,前段时间网上报道凤姐现在她代言一场商业活动,可能这个出场费已经到达了15万、20万这样一个水平,这已经抵上很多所谓小明星的收入。

  解说:

  博眼球、寻求出位,在商业谋利这样的链条之下,某些行为已经在挑战着公众的底线。

  陈墨(某网络营销机构负责人):

  现在这些人,他不完全是美丑的问题,而是出位,出位不是出的我们说眼球的“位”,而出了道德的“位”。

  主持人:

  我想面对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现象,也不想扛起道德的大棒,是一个的确我们要冷静下来去思考,大家一起去商榷。至于有的人看到了郭美美这个专访之后说,应该封杀这个杂志,这样做非常糟糕。也有专栏作家连鹏说,《嘉人》杂志做郭美美的专访,个人非常不赞同。但对一些精英号召抵制和封杀该杂志的言论,并不太赞同。你可以不喜欢、厌恶以及不买,但封杀的言论还是少提为好,暴戾气氛重了点。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消费者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的。他的意思是说,公众这种水准的提高和厌恶是另外一种软封杀。其实,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媒体同行什么不能做,但是我们有权利担心、有权利忧虑,甚至很多的人会一起去思考,你会不会成为一种审丑利益链条的同盟军,这一点我们还要变成说这样的炒作有很多人指责,它真的短期内有效,但是长期去看,这是一个很好的炒作吗?听一听一位娱评人怎么说?

  王小鱼(娱评人):

  现在挺普遍的,有一大群艺人也好,还有她背后的宣传团队也好,以此为美、以此为乐,有些人可能就觉得对她来说有媒体在报道她,不管是丑是美,有媒体报道她,她就心满意足了,她觉得目标就达到了,甚至于可能很多的这种,她的团队也认为自己做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这是他们自己的标准、他们自己的理由。但是我觉得她离真正的宣传包装差得远,这些还是处于一种小闹剧,或者说完全不专业的一种行为,是一种走火入魔的行为。

  主持人:

  网上有一个调查,郭美美登上了《嘉人》杂志你赞同吗?其实非常一边倒,赞同,有新闻价值是争议人物9%;其他7%;反对,媒体应当有更高的价值观是84%。我想起在很多很多年前的时候在《财经》杂志上看到的一个专栏写到,说国外的媒体最怕什么?我说当然是怕虚假新闻了。每想到虚假新闻只排第二,第一怕的是冒犯,冒犯人群、冒犯道德观、冒犯社会的这种价值观,这是媒体最担心的一种事情。

  我想在看到这84%反对的时候,恐怕大家也可以去思考一些问题。我们还可以拿一个非常熟悉的人做一个例子,美国的老虎泰德伍兹,他的事情出来了之后,他也没犯法,但是很快的时间,就在两年的时间里,他原来有很多很多的赞助商,跟他签约的大企业,没想到没多久赞助商开始陆续地离开他,最后越来越少,纷纷以躲开他为自己的第一件要做的事情。然后他一离婚又赔给老婆很大很大一笔钱,成绩又上不去,社会在这样一种软氛围的情况下,让泰德伍兹为自己的丑闻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前不久,也就是7月份的时候,泰德伍兹才接到了两年来的第一个广告单,这个广告单还不是在美国,而是在日本,而且我仔细看了一下,是一个什么样的广告单呢?是一个治跌打药品的广告,当时说,这里是不是也有一种嘲讽的因素。

  还是重复一下那句话,总有一些东西是对的你就该去做,总有一些是错的东西,也许表面上你获取了利益,但真的就该做吗?可真的别让最后是“丑闻是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而低调反而成了低调拥有者的墓志铭”。这样,你会开心吗?

  今天就到这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