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龙年引爆“回家热” “年味”呈现V型反弹(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1月23日 20:1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传统年俗与时俱进

  “不放焰火就太没年味了。”“有了PM2.5监测,今年要不要燃放烟花?很纠结!”“空气质量和春节习俗哪个更重要?”新春佳节里,不少网友在微博上热议燃放烟花爆竹习俗的新变化。一些网友还建议,有了移动互联、网络视频等新技术,“放花”的热闹场面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分享,增添喜庆氛围。

  “春节焰火不可少,安全、环保最重要。”上海普陀区专营烟火爆竹的金麒麟公司节前向排队上门提货的烟花消费者发出友情提醒。

  与相对宽松的燃放环境形成对比,上世纪90年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地方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实施“限放”“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北京市实施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跨度超过10年,直至最近五六年间,“禁放”规定才开始松动。上海也经历了从“禁放”到“限放”,再到“规定区域燃放”的逐步松绑过程。

  常年驻守在上海苏州河北岸老城区保障春节消防安全的虹口消防中队中队长范豪杰告诉记者,自2011年春节以来,上海市中心除夕夜和正月初五凌晨燃放烟花爆竹的总量有所下降,这与市民自身安全和环保意识增加有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身边的“年味”淡了;相反,由于烟花爆竹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花式品种繁多、观赏性强,街头和社区的节日氛围其实是越来越浓了。

  专家分析,当代中国的“年味”也在与时俱进,“转型升级”,从原来单纯注重团圆和吃喝的习俗,逐步向欢聚、玩乐、交友、出游、购物等综合性的新习俗转变。比如烟花燃放“由紧入松”的人性化规定,就不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的“复古”,而是推崇人与生态之间、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的年俗文化。

  田兆元说,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中国年最独特的民俗之一,明令禁止只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近年来“由紧入松”的举措,充分说明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正进一步尊重和顺应民间习俗的发展潮流。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分析,将环境保护和高新科技等元素融入春节,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年俗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他认为,作为诞生于农耕时代的重要民俗文化之一,传统春节习俗能否与现代化的民众生活相融合,是一大课题。前些年,“洋节”特别吸引中国年轻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这些年,传统春节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好玩了,除了继续重视家庭的孝文化,春节的社会交往功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编辑:马学玲】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