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男子月薪1500元漂在上海 6年后回乡买房换团圆(图)(2)

2012年01月29日 03:5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得失

  孤独时流浪猫陪伴

  漂泊,除了生活艰辛外,还有内心孤独。

  臧皞的网络相册上,有一张花猫的照片。臧皞给它起名叫“小胖”,这是一只流浪猫,被捡到时刚出生在院子的角落。

  “在我最寂寞的‘光棍时代’,它睡在我的床边,给我一点家的温暖。”臧皞感慨,“从小胖身上仿佛看到自己,我们都流浪在陌生的城市,一起寻找安身的角落。”

  “线路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是臧皞在上海期间获得的资格证书。他的工资也从1500元升至4000元。

  2009年,臧皞的工作渐入正轨,但全球经济危机波及上海。

  “我们5个人的技术团队,裁员后只剩两人,团队散了,大家心也散了。”臧皞坦言,决定离开上海并非一时的无奈,“来的那天就知道注定要走。不可能年薪几十万,不可能买房买车,注定无法融入这个欲望都市。”

  臧皞离开上海时,最让他放不下的是那只花猫。他把“小胖”送给一位信得过的老乡收养,“大家都漂泊异乡,渴望相互取暖”。

  回家

  更换回一个团圆的家

  一套100平方米、总价近60万元的塔楼公寓。在臧皞看来,放弃上海一张床换来的不只是故乡一套房,更是一个团圆的家。

  如今,臧皞在鞍山一家民营企业当部门经理,3000元的工资中一半用于供房。他自嘲是“房奴”,但也痛并快乐。

  “电视柜、衣橱都是我自己画图纸设计的。”臧皞说起买房装修如数家珍。与多数不常开火小两口之家不同,臧皞家的厨房宽大且拥挤,锅碗瓢盆塞满厨柜,米面粮油占据厨房大半空间。

  臧皞说,特意将房子买在离父母家只有一公里的地方,有时间就多做几个菜,接父母来这儿吃。吃完饭陪父母到旁边的公园散步,“这些年,我亏欠父母得太多。”

  臧皞的一位朋友透露,臧皞在上海那几年,他父亲两次心脏病发住院抢救。母亲一条腿摔伤整月卧床,“两位老人不让我们告诉臧皞,怕他工作分心。”

  臧皞新家的窗外,10年前还是露天早市。回想当时,我作为当地报纸的记者,曾在一个早上来此采访城管队员清理商贩占道经营。我看到急忙收拾杂货的臧皞,我转身躲开,流下几滴眼泪,心里很复杂,也搞不清楚是钦佩、鼓励或者同情。

  如今,露天早市早已变成城市主干道。

  晚上7点刚过,路上已难觅人踪。最繁华的中心商业街上,关店下班的商户们行色匆匆,路边小餐馆也在准备打烊。

  臧皞说,这样冬天的夜晚,偶尔会想念“夜上海”,怀念和网友们通宵泡吧、逛夜店。“鞍山没有这些。现在欲望少了,但日子过得更踏实了”。

  本报记者 崔冠怡

【编辑:邓永胜】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