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五旬护林员独守林场 跟大树“说话”排解孤寂

2012年02月21日 10:17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行走在巡山路上
行走在巡山路上

  2月的鄂西北,天寒地冻漫天雪花。

  白天,这里层林尽染遍山锦绣;入夜,这里形影相吊一灯如豆。

  这里是海拔1100米面积1.5万亩的郧西县黄龙山林场,这里也是55岁的护林员王志明心中的“可可西里”。

  前后34年来,王志明将自己与这片大山紧紧相连,从意气风发到双鬓染霜,他从来也未曾离开。一辈子的坚守,他已把这里当做“一个人的林场”。

  每到薄暮微冥时分,大山深处的小屋里,总会透出一丝微弱的亮光,那是王志明点亮的煤油灯。远离现代文明和人间烟火,王志明点亮的,是整片山林和整个夜空。

  每天徒步5小时巡山20公里

  清晨6点半,天还没亮,王志明就起床了。先把火盆里的火生着,再拿起斧头砸开屋外厚厚的冰块,舀满一桶水提回来。

  他拿起铁架子支在火盆上,再取来一个废旧高压锅做早饭。早餐是面条,放些油盐,再舀一勺辣椒酱,拌一拌,一大碗面条很快就吃完。

  收好行装,王志明拿起一把砍刀,像往常一样开始一天的巡山护林。

  一路向南,沿途查看有无火灾隐患,有没有人盗砍树木。一路上,他不时“嗬嗬”吆喝几声防止野猪袭击,空旷的大山里传来阵阵回声,显得格外寂寥。

  到达最南端的香口乡黄沙河村,20里路走了2个多小时。在一块大青石上,王志明抽一支烟,再折身返回。

  小屋里再次飘出炊烟。米饭拌辣椒,是午饭也是晚餐。饭后,王志明斜听了一会儿收音机,然后从床头上拎出一个塑料袋,摆上一副麻将,一个人自顾自地玩起来。

  一盏煤油灯,把窗外的大山映衬得越发幽静。油不多了,只点一会儿,就熄灯躺下。

  这就是护林员王志明一天的生活。

  跟大树“说话”排解孤寂

  今年55岁的王志明家住郧西县城关镇。1972年,他作为一名知青,来到郧西县香口乡黄龙山林场,当上一名林业工人。1975年,王志明参军。1981年,复员后的王志明主动回到黄龙山林场,让青春再次与大山相伴。

  黄龙山林场原有5个护林组,王志明都呆过。最偏僻的烂泥湖护林组距场部10多公里,7000多亩,不通公路。

  1991年,王志明任烂泥湖护林组组长时,组里有7名工人。可长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微薄的工资,让护林组的工人们先后离开。到1997年,整个烂泥湖护林组就只剩下王志明一人。

  “我也想回县城,可我走了,这么大一片林子怎么办?”望着一棵棵自己亲手栽下的树,王志明打心里舍不得它们。他决定留下来。

  常年一个人在深山护林,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最难忍受的是孤独。为不致丧失语言功能,他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巡山时被荆棘挂住了,就开玩笑说:“莫这样客气嘛,还没到吃饭的时间,留我干嘛呢?”有时巡查到一株大树旁,就跟大树对话:“嘿,我都没长高,你倒是长粗了啊。”

  护林34年从未发生火灾

  护林最怕火灾,每到春、冬季节,王志明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他到林场相邻各村与村民交朋友,农忙时帮他们干活。逐户上门,说服当地村民不再烧火粪。

  每年春节若没有下大雪,他担心山火,就一个人呆在山上不回家。不能看春晚,没人陪伴,有十几年的年夜饭都是一碗面条。

  几十年来,林场从未发生过火灾。

  1999年春,王志明的几个战友约了几位朋友专程来林场打猎。王志明向他们反复说明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规定和政策,战友们未发一枪,打道折返。

  如今的黄龙山林场,植被茂密,松杉成林,草鹿、锦鸡等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树龄达30年以上松树、杉树和香椿比比皆是,木材储量达40万立方米。(楚天都市报 记者关前裕 徐雁初 通讯员孟帆 庹海波 摄影:记者王永胜)

【编辑:王慧】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