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允许公民“情绪失控”的社会才健康

2012年02月28日 14:55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本应在2月25日下午4时48分从广州开往北京的T16次列车,一直晚点到26日零时才从广州站发车,晚点7个小时,在候车室等候的旅客因等候时间过长情绪一度失控。据悉,大雾造成京广线部分列车晚点。

  这个新闻有点意思,出现了“情绪失控”的表述。

  火车晚点7小时,考验着旅客的生理极限,更是挑战着他们的心理承受底线。对大多数人而言,在这种状况下,情绪必然经历从着急到焦虑再到失控的过程。“情绪失控”很正常,“情绪稳定”反倒不正常——除非是某些“修养”到了一定境界的高人,或者是反应迟钝甚至麻木者。

  看看旅客们是怎样“情绪失控”的吧。发车时间几度延迟,候车期间,车站方面未对旅客作出延误解释。随后,等待的旅客与车站方面发生争吵,要求赔偿和退票。据说,晚点是大雾造成,属于“不可抗力”。可是,你总要对旅客作出解释,不能将旅客“晾”在那里不管不问。可是,车站方面反倒理直气壮跟旅客“争吵”起来。如此,旅客情绪能不“失控”吗?

  一直以来,国人都以“情绪稳定”而闻名于世:遭受重大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广大群众“情绪稳定”;亲人在安全事故中丧命,“遇难者家属目前情绪稳定”;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广大消费者“情绪稳定”……面对任何困难或伤害,国人似乎都能保持“情绪稳定”,不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稳定风采。

  可是,但凡略有常识和良知的人都心知肚明,有些“情绪稳定”不过是文过饰非的托词罢了。那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情绪稳”,谁解其中味!

  该“稳定”就“稳定”、该“失控”就“失控”,这才是正常的人、正常的情绪。不要再掩饰自己的情绪,也不要再制造“情绪稳定”。列车晚点了,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向铁路部门讨一个说法;出了事故,就必须要求严惩责任人;你伤害了我,我必须让你知道“我很生气”……

  情绪还能“失控”的人是有尊严的,允许公民“情绪失控”并对此有敬畏感的社会才是正常健康的。(乔志峰)

【编辑:王慧】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