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女子坚持扶贫助学13年 被誉为“雷锋姐”(图)

2012年02月28日 16:14 来源:大江网 参与互动(0)
周海萍(左)在接待聋哑客户
周海萍(左)在接待聋哑客户
周海萍为残疾老人现场讲解电力知识
周海萍为残疾老人现场讲解电力知识

  就因为爱 她13年倾情扶贫助学(图)

  南昌供电公司东湖客户服务中心营业班班长周海萍被誉为“雷锋姐”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常年坚守。南昌供电公司东湖客户服务中心营业班班长周海萍13年来坚持学雷锋,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13年来,周海萍用她的爱心善举温暖残障和失学儿童心灵,帮扶一个又一个困难家庭;13年来,周海萍个人捐款捐物近10万元,她成立的“海萍服务队”常年开展志愿者活动,弘扬雷锋精神,传递浓浓真情。周海萍被认为是新时代的雷锋姐和微笑的“爱心使者”。

  用点滴爱心温暖失学儿童

  1999年,时年23岁的周海萍成为南昌供电公司东湖客户服务中心一员。工作之初,周海萍发现,有一些用户是聋哑人,在办理业务中,与这些人群交流时存在困难。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到南昌市启音学校学习手语。

  “当我看到启音学校一群家庭贫困、濒临失学的残障孩子时,脑海里闪出一个念头:一定要帮帮他们。”周海萍说,不帮助他们就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学雷锋往往就在一瞬间,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或许就可以帮助一个人甚至很多人。周海萍当初的一个念头,让她在学雷锋的道路上坚守了13年。

  周海萍主动资助南昌市启音学校的4名残障儿童,每逢开学、过节、空闲时间,周海萍都会前往启音学校送上慰问品和钱物,用手语和残障儿童进行交流,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万霞(化名)是周海萍正在资助的一名聋哑儿童,她用手语告诉记者:“海萍姐姐对我很好,将来我要向她那样,学雷锋做好事,以后我要好好学习,用好成绩来报答她。”

  周海萍还与南昌市百花洲小学的贫困孩子结成帮扶对子,至今共有18名孩子在她的帮助下重返校园。一名叫谢亮(化名)的小男孩,其父亲病故,母亲又患风湿病长年卧病在床。了解这一情况后,周海萍及时送上学费、慰问品和慰问金。她还奔走呼吁,通过媒体和社区的力量,联系更多的社会资助帮助谢亮妈妈治病。在周海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谢亮中考考出了558分的好成绩。当周海萍看到谢亮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时,她激动不已。

  十余年来,周海萍默默持续着这一善举,用那点滴爱心一直温暖着残障儿童、失学儿童的心灵!

  用真情点亮困难家庭“心灯”

  13年来,节假日里,南昌启音学校、SOS儿童村、福利院、白血病患者病房等场所,均可见到周海萍的身影,她的爱心善举点亮了这些困难家庭的心灯!

  周海萍身上常年携带一本特困户帮扶档案簿,记录着孤寡老人、特困户、残疾人的详细资料,她常利用休息时间为这些困难群体捐款捐物或优惠、免费提供供电服务。

  家住南昌市东湖区梨树头嘴的特困户毛香桂老人就是周海萍常年联系的对象。老人是一位智障者,居住棚户区,靠低保生活,因舍不得用电便没安装电表,常年点蜡烛。周海萍得知后,出资为老人安装了电表,还定期向老人电费账户中拨付“爱心电费款”。毛香桂老人用上“免费”的电后,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周海萍。

  十余年来,周海萍一次次地跟踪服务、电话回访、爱心帮助都让这些“特殊”的客户铭记于心。

  用实际行动传递浓浓真情

  十余年来,周海萍在做好窗口服务的同时,致力于公益事业,将服务延伸至三尺柜台之外。她组建了“海萍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并通过捐款、义卖等方式筹资建立“爱心救助基金”,班组、个人所获奖金全部捐给“爱心救助基金”。

  为了弥补资金的不足,每年情人节这一天,周海萍与“海萍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都会参与“玫瑰花义卖春蕾助学”活动,用义卖获得的资金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周海萍还将自己的爱人刘琦拉入“海萍志愿者服务队”一起学雷锋做好事。刘琦说:“她把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公益活动中,家里基本顾不上。我开始很不理解,但看到别人通过海萍的善举获得快乐,我也就支持她了。”“青年志愿者是快乐的使者,我愿永远做一名快乐的使者,播撒快乐延续爱心!”周海萍说。

  记者手记:就因为爱

  《就因为爱》是周海萍很喜欢的一首歌。当别人问及她为何能13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时,她的回答是:就因为爱!

  简简单单的4个字,却是周海萍学习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这一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周海萍的脸上总是一副笑容,她说,她愿意当微笑的“爱心使者”,撒播快乐延续爱心;她还说,付出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也收获了快乐与充实。

  这就是一个善举的循环,快乐的传递。心中有大爱者也必将得民所爱,这正是雷锋精神的魅力所在。

  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一次伸手,一次弯腰,一次微笑,都能让爱传递,心中有爱,大爱无疆。让我们一起加入周海萍这个助人为乐的行列,用爱心播撒快乐!(新法制报 文/首席记者全来龙 图/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