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追寻少年雷锋足迹:做一个平凡有爱的人

2012年03月03日 1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长沙3月3日电 题:追寻少年雷锋足迹:做一个平凡有爱的人

  中新社记者 刘双双 傅煜

  雷锋这个跨越了时代的平民英雄能否成为今天的全民偶像?带着些许好奇,记者踏访了雷锋故乡湖南长沙,期许在他生活了18年的这片土地上找寻答案。

  在长沙市望城区(原为望城县)雷锋镇,一座两间半的土砖茅屋就是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所在地。房子是上世纪60年代在原地基上重修的,简单的陈设都是雷锋当年使用过的。雷锋曾亲眼看着五个亲人相继离去,一家六口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不到7岁就成了孤儿。

  “即便这样,他也不愿意拖累同样贫穷的亲戚和邻居,常常一个人到外面去找吃的。”雷锋儿时玩伴、年近80的雷孟宣说,这就是雷锋骨子里的一种品质——善。

  新中国成立后,雷锋过上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幸福生活。在龙迥塘小学的第一堂课,当年和雷锋朝夕相处的师生们还清楚地记得,年仅10岁的雷锋向语文老师请教,一笔一画在作业本上写下“毛主席万岁”。

  胸戴雷锋像章,随身带着印有雷锋头像的日记本,曾任雷锋纪念馆首任馆长的雷孟宣老人用毕生精力四处宣讲雷锋精神。雷老说,出身贫穷的雷锋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充满了一种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使他有了以后种种平凡却又伟大的善举。

  在与故居相隔不到3公里的雷锋学校,旧时青瓦白墙的老校舍至今保存完好,雷锋当年的教室、用过的课桌依然如故。

  曾经的同学刘树勋老人说,雷锋读书的时候总是来得很早,过桥时怕别人掉到河里,他就站在桥边接同学。

  雷锋从小也是各种活动的积极分子。71岁的谢迪安是雷锋幼时的挚友和同桌。老人回忆说,雷锋跳舞、演话剧、打鼓样样精通,还做过旗手、中队委员,不管做什么都干得很出色,由于勤奋刻苦,他是学校第一批少先队员。

  1956年7月15日,系着红领巾、穿着白衬衣的雷锋领取了小学毕业证,并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希望将来做一名新式农民、做个好工人、做个好战士。

  “年仅22岁的雷锋竟然在如此短暂的生命里实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全部梦想。”湖南雷锋纪念馆里年仅25岁的讲解员剪欣说,雷锋是一个有目标的人,并能为之不懈努力和奋斗。

  始建于1968年的雷锋纪念馆与故居毗邻,这里借助现代光电技术还原着雷锋的生活。

  雷锋从小爱美,在他最早的照片上,这个身高不过1.57米的小伙子留着当时鲜有的分头小刘海发型,非常时髦。他爱拍照片,骑过摩托车,穿过皮夹克,戴过进口手表,与异性朋友用书信交流,还有一篇未完成的小说作品《茵茵》……

  在剪欣这个“80后”眼里,雷锋因平凡而可爱。“他身上既有为人民奉献的精神,也有年轻人的活力与激情。”

  每年3月,总是雷锋纪念馆最忙的时候。涂着闪亮指甲油、画着眼线的24岁讲解员张璐其笑言,今年忙得更早一些。谈到现在学雷锋热潮,女孩率直地谈着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对于现在青年人,雷锋对于生活的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最值得学习。”

  在雷锋的身上,家乡人看到的是一种最质朴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闪亮的光辉。与时俱进学雷锋,不需要矫揉造作,不需要复制模仿,需要的仅仅是回归人性最纯朴的善,回归最简单的爱。

  “只要大家都能用心爱身边的人和事,我们就更幸福,社会将更和谐。这种博爱精神是最大的美德。”一辈子传播雷锋精神的雷孟宣说,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只要有爱,人人都可以是雷锋,不在乎什么形式。

  49年前,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家乡人希望把雷锋及其所留下的精神财富永恒留下来,塑造成城市精神的重要标志。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