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烈士墓前新疆新老两代铁路人缅怀先烈

2012年04月04日 19: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4日电 (闫文陆 李东升、吴奇)在新疆南疆铁路托克逊附近的一片高地上,风中红旗猎猎作响,30名“老兵”将印有“青年突击队”字样的旗帜交到一群青年职工手中,并将一束束鲜花,献给长眠在这里的战友们。这群老兵就是35年前参加修建南疆铁路的铁道兵战士,在清明节到来之际,他们和一群铁路 “新兵”,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缅怀长眠在这里的42名烈士。

  “我参军时只有18岁,坐了8天闷罐车才到了新疆,进山一干就是四年”,35年后重返故地的李昌俭像在回忆昨天事情。据李昌俭讲:他当年参加了南疆铁路上新光至下新光段的工程建设。“当时是3班倒,每班8个小时,用风枪钻孔,人工运石渣,铁路隧道都是一锹一锹挖出来的” 。 几十年后,曾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四师十八团,已改制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这位50多岁的山东汉子现在是公司的汽车司机,摊开双手时,手上厚厚的老茧仍未褪去。

  参加授旗仪式的这群年轻人中,有一个叫李玉凤,是“老兵”李昌俭的女儿,24岁的她2011年6月才从山东济南来到托克逊。她说“过去不了解父亲的工作,到了工地,才真正体会到父亲的艰辛,我为能在父辈战斗过的地方工作而感到骄傲”,这个“80后”女孩脸上多了几分坚毅,李昌俭听到女儿的话欣慰的笑了。

  1974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挥师大西北,承担起修建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段的建设任务。靠人挑肩扛,用了8年的时间,铸就了一条新疆连接南北疆的钢铁大道,在这条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钢铁运输线上,共有268名军人献出了生命。

  南疆铁路(含二三期工程)运营以来,目前已累计运送旅客9000万人次,运输货物24900万吨,完成专、特运任务上千余次,又被南疆各族人民称为“团结路、幸福路、致富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