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女教师易拉罐创作浮雕组画《银光三国》(图)

2012年04月11日 20: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女教师易拉罐创作浮雕组画《银光三国》(图)
王琦正在利用易拉罐进行浮雕创作 耿国庆 摄
《桃园结义英名传》 耿国庆 摄

  中新网许昌4月11日电(贾亲亲 耿国庆)河南许昌一美术女教师王琦从易拉罐内胆的美丽光泽中受到启发,利用工作之余自己动手摸索尝试用易拉罐制作一些人物、动物等不同种类样式的易拉罐浮雕作品。这一爱好使她坚持了17年,通过不懈努力,她先后成功创作完成了一系列浮雕艺术作品,被誉为“易拉罐工艺浮雕奇女”。

  近日,王琦正在对历经8年创作才完成的大型史诗浮雕组画《银光三国》的细节进行最后的精雕细刻,准备为将在河南省许昌市举行的中国(许昌)第六届国际三国文化旅游周献上自己的一份文化厚礼。

  奇思妙想:利用易拉罐进行浮雕创作

  说到利用易拉罐进行浮雕创作,王琦回忆说,最早自己进行浮雕创作时是在工作闲暇之余用家里闲置碎布、彩色糖纸进行工艺美术创作。早在1995年“七一”前夕,许昌市举行庆祝建党74周年美术展览时,作为参赛作者之一的王琦就创新打破常规方式,奇思妙想地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到的易拉罐通过整理绘制,并结合自己大学所学装潢设计专业特点,经过连续几天的加班精心制作,完成了易拉罐浮雕作品《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并在许昌市庆祝建党74周年美术大展中荣获一等奖;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时,王琦创作并完成的易拉罐浮雕作品《龙珠图》一经推出,立刻引起当地和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极大关注。

  易拉罐碎屑堆积如山 双手不离创可贴

  从1995年开始接触废弃的易拉罐到现在,为保证易拉罐浮雕作品质量,王琦就开始花钱购买易拉罐饮品,到现在17年,这些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易拉罐浮雕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形式,非常容易受到碰压损坏,尤其在进行浮雕创作过程中对易拉罐要求极为严格,并力求精雕细刻,追求完美,否则创作出的浮雕作品是经不起时间和历史的验证。而在进行易拉罐浮雕作品创作过程中,需反复思考提炼绘制,再加上易拉罐本身十分锋利,一不小心手就被划伤出血。在她的浮雕创作室里,易拉罐碎屑堆积如山,王琦的双手也贴着好几张新的创可贴。

  历经8年,创作完成大型史诗浮雕组画《银光三国》

  王琦介绍说,2003年,正值许昌市创建全国文明旅游卫生城市之际,他们夫妻俩就想着通过浮雕艺术这一独特形式把河南三国文化展现出来,于是,王琦就在易拉罐浮雕工艺日趋成熟的基础上开始创作大型史诗《银光三国》系列浮雕,意将三国历史时期重大事件和重要英雄人物,特别是与许昌有关的曹魏英雄和关羽形象,用易雕的形式艺术地表现出来。

  历经8年、用去3万余个易拉罐,她成功探索出10多种易雕工艺技法,完成三国重大事件和重要传奇人物的《观沧海》、《曹操许田狩猎》、《曹操义送关羽》、《关羽入许》、《关羽夜读春秋》、《关羽英雄群像》、《关羽封侯》、《千里走单骑》、《曹冲称象》、《煮酒论英雄》、《桃园结义英名传》等80余幅构思新颖、造型巧妙的大型史诗浮雕组画《银光三国》,其他浮雕作品40余幅。据了解,王琦创作的大型史诗三国历史题材易拉罐浮雕作品,目前在全国也是第一人。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