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寻子夫妇建公益网站助人寻亲 曾助351家庭团圆(2)

2012年04月13日 15:56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351次成功回家

  截至2011年12月29日,在“宝贝回家”网站登记的寻子、寻家者有13000多个案例。通过该网站,有351个家庭找到了他们失踪的子女。

  2007年6月24日,“宝贝回家寻子网”上线不到两个月,第1个成功案例在呼和浩特发生。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的“宝贝回家”志愿者郭俊,在公园发现一老一少在乞讨,老人说男孩是他的孙子,但神情慌张。找到警方查明,男孩是甘肃民勤县人,十几天前被乞丐老人拐骗出来乞讨的,内蒙古警方将被拐男孩送回甘肃。“宝贝回家寻子网”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传到全国几十个分群,第一次成功让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一片沸腾。

  杨婷婷永远也忘不掉被拐的那天,父母都外出补鞋,她和不满两岁的弟弟呆在家里。“一个和爸爸很熟的阿姨,来到家里说要带我去玩,而且还说拿好吃的东西给我吃,我贪玩就和她走了。”杨婷婷说,因为不放心弟弟一个人在家,她还抱着弟弟一起走了。阿姨带着他们坐火车,坐汽车。将他们带到一个饭店,并趁杨婷婷不注意的时候将弟弟卖掉,第二天杨婷婷也被卖到一个农民家中。几个月后,杨婷婷又被转手,卖到了安溪一对夫妇的家里,成了他们的养女。

  时隔十几年,杨婷婷仍记得亲人的名字,记得儿时每天跟着父母在街边摆摊补鞋。儿时的记忆不断浮现在脑海,也一次次勾起婷婷想要回家的渴望。2009年,杨婷婷找到海峡都市报求助,报社发表了一篇《20岁的女孩一封不知寄往何方的信》。2009年4月6日,宝贝回家志愿者笑语盈盈将这条新闻转载到了宝贝回家论坛。宝贝回家志愿者多次进行比对,遗憾的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2011年9月18日这一天,宝贝回家志愿者小梅在家长工作组中接到了两个任务。申请接任务的同时,小梅打开链接,寻找1991年出生1998年失踪广东省从化市河东市场的杨婷婷。杨婷婷?小梅对宝贝回家每个登记的宝贝资料的熟悉程度,让她忽然想起2009年的那一个帖子,马上确定是同一个人。这前后花去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与家人分别了13年的杨婷婷,通过志愿者天富、黑黑、小林、伊帆和海峡都市报记者黄谨的努力帮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

  有的人是自生自卖。云南、贵州、四川有些地方很穷,年轻女人生了孩子就卖,“一年一大肚,年年万元户”,当产业。有些孩子找不到家,因为是亲生父母把他卖了的,他们根本不找。“以前我们给孩子找着了家,千辛万苦还得说服他们留下。我觉得,对亲生父母卖孩子的,政府必须要打击!”张宝艳说。

  公安部非常支持张宝艳夫妻的事业。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与公安部有一个联合打拐机制,公安部及各省市公安厅的打拐办都加入了“宝贝回家”网站QQ群。张宝艳说,寻子家长们得知公安部与宝贝回家寻子网站建立起密切合作的关系。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建议,同样得到了公安部采纳,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英雄的大爱情怀

  “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建伊始,就决定不收一分钱。但这个民间公益网站一路走来也并非一帆风顺。宝贝寻子网站有过多次变更服务器的经历,在一年里更换了三家,还有两次被服务商强行关闭。租用服务器要预交全年费用,中途更换服务器时,服务商不退还一分钱,这笔钱全由夫妻俩支出。

  “我没有工资收入,到2009年9月之前,我家全靠丈夫一个人的工资。”张宝艳说,她在2002年从银行辞职后开过酒店也办过典当行,直至把自己的文学梦延续转移到“宝贝回家寻子网”,全心全意地干起来。

  张宝艳有着令人啧啧称道的厨艺,但自从网站开办,秦艳友就没了这份口福,眼看着妻子早起晚睡,一连十几个小时“黏”在网上,端着饭碗也得走到电脑前,搁下饭碗还在电脑前。好容易求妻子做顿可口饭菜,人家点火架锅烧上水,把什么东西往大锅里一扔完事,锅都烧漏了几个。无可奈何的秦艳友给妻子起个绰号———“张大炖”。

  妻子颈椎疼、胃疼、头晕眼花、血压高,有一次半夜胃疼得冒大汗,十几天不见好转,秦艳友陪她到北京看病。害得秦艳友动员网站志愿者监视妻子全天上网时间,又动员儿子劝他妈妈不要把身体搞垮。

  张宝艳的姓名和手机都公开在网上。坚持24小时开机,坚持及时接听求助来电,张宝艳从不厌烦、从不拒绝。如此付出,需要极大的毅力和超常的耐心。张宝艳那亲切的声音,为那些焦虑万分、走投无路的家长送去了莫大的慰藉,也激发起越来越多志同道合者的勇气。

  别人赞助的钱张宝艳一直没敢要,怕影响“宝贝回家”的公信力,但后来发现,这么做确实不行。志愿者们商量,最好能有自己的基金。2010年,张宝艳联系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达成协议,成立一个“宝贝回家慈善基金”,网站作为发起单位出资50万元,张宝艳说这些是盛大网络、拜耳等企业赞助的。

  宝贝回家网站办公室距张宝艳家只需徒步走几分钟,在另一栋居民楼的六层。这是个两居室的单元房,一间屋里安放着两张对拼的办公桌,桌上摆着新购置的电脑、电话、传真与扫描一体机。

  “实际上,我已经不算志愿者了!”张宝艳语气中却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惆怅。原来,经过网站管理人员反复讨论,一直拒绝拿工资的张宝艳终于服从了大家的建议和表决,从2009年9月起成为宝贝回家网站的专职工作人员,享受由赞助单位提供的工资。与张宝艳一同成为专职工作人员的还有另外3人。网站的所有收支全部公开,4名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随时随地接受网站全体管理者的审查。

【编辑:王慧】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