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洞庭湖区域发现江豚密集死亡敲响生态警钟(图)

2012年04月18日 14: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从3月3日到4月15日上午11时,湖南岳阳洞庭湖陆续发现12只江豚死亡。图为岳阳市渔政站工作人员正在给死亡江豚进行体征勘察。中新社发 徐典波 摄  

  中新社岳阳4月18日电 题:江豚密集死亡敲响生态警钟

  中新社记者 李俊杰

  “那些圆滚滚的小可爱们,遗体上原本暗灰色的表皮已泛黄,不忍目睹。”参与打捞江豚尸体的渔民张建设告诉中新社记者。见到这些死亡的江豚,他难过得几度哽咽。

  这是一组令人悲恸的数据:从3月3日到4月18日,短暂40余天内,湖南省洞庭湖区域发现12具江豚尸体。

  江豚死亡在洞庭湖区域并非首次。但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次数量之多,时间跨度之密,在长江流域生态史上十分罕见。

  这位曾在洞庭湖湖面捕鱼多年的老渔民视江豚为“湖神”——每到变天或湖面刮大风之际,江豚定会在浩瀚的湖面上来回跳跃,成群结队。透过这一特殊信号,渔民们能择机安全返航,待风过之后再次出湖。

  如今,这些“湖神”却自身难保。近20年来,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科学家们甚至担心,长江江豚或将重蹈白鳍豚“功能性灭绝”覆辙,成为下一个灭绝的淡水豚类。2007年,白鳍豚被宣告功能性灭绝后,江豚成为长江中唯一的哺乳动物。

  据了解,此次死亡的江豚身长大多在1.3米到1.63米之间,雌性居多。

  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克雄说,这些死亡的江豚,年龄大约在4到6岁,相当于人的年龄20到30岁,正值青壮年,是繁衍生息的绝佳时期。这次大规模的江豚死亡事件,将对生活在洞庭湖的江豚家族带来致命打击。

  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域,距今已存活约2500万年,被称为“水中大熊猫”。而据有关部门最新的统计数据,洞庭湖的江豚数量只有85头,鄱阳湖的江豚数量在300至400头之间。江豚的数量已低于“国宝”大熊猫。

  多位洞庭湖渔民分析江豚死亡的原因说,江豚死亡与非法捕捞、水质污染、无序采砂等有着密切关联。

  负责处置此事的湖南省岳阳县渔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天怀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目前江豚的生存面临着来自人类的巨大威胁——电捕鱼、“迷魂阵”、矮围等毁灭性非法捕捞,让江豚食物严重匮乏,造成鱼类枯竭。另外,长江干流和洞庭湖水质逐渐恶化,加上无序采沙活动,及此次在洞庭湖湖边喷洒农药灭螺等,这些都极大地威胁着江豚的生存环境,亦是此次造成江豚死亡的原因。

  江豚群体死亡发生后,15日下午,湖南省岳阳市畜牧水产局召开渔政局部门紧急会议。会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成立临时工作小组,希望迅速查明江豚异常死亡原因,并制定江豚保护措施。

  4月1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两位专家从武汉急赴岳阳,将2头冷冻的江豚尸体运回武汉,希望通过解剖找到江豚的死因。4月17日,专家完成解剖后表示,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江豚中毒或者被人电死的可能性较大。但对洞庭湖江豚最终的死因,专家表示,目前还只是推论,最终的结论还有待于近期对尸检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对相关的标本进行深入的检测。

  国内一位豚类专家告诉记者,必须弄清楚事件的原委,调查清楚江豚密集死亡真相,拯救洞庭湖江豚种群已刻不容缓。

  不管最终的检测结果如何,一个事实是,此次江豚死亡事件再次给洞庭湖生态敲响警钟。(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