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媒体称我国餐饮业每年浪费粮食可养2亿人(3)

2012年04月20日 03:40 来源:央视《新闻1+1》 参与互动(0)

  白岩松: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杜甫写当时的唐朝的,对,写的就是当时的唐朝跟现在没什么关系。不过有一点,我们现在一定比唐朝的时候更凶猛,那就是我们倒掉的食物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来说,都一定比唐朝要多得多得多。因为我们现在人口多了,物质也极大的丰富了,看样富裕之后也有一些后遗症必须抓紧要治,要不问题就越来越大。一个调查,社会上哪方面的浪费比较严重,排在第一位的公款吃喝92.6%,公车滥用等等,粮食才排到第六,我们再看对当前浪费现象普遍的原因,是炫耀消费成风占79.4%,对浪费的道德批判太弱了59.6%,是现在吃不了兜着走,甚至被人瞧不起,觉得我就扔了反而显得特阔气。我们究竟怎么了,中国人以前不应该是这样吧。接下来我们还是把视线回到北京,北京的这个片子这两天给我们触动特别大,拍摄它记者是王小节,来听听她的看法。小节你好。

  王小节:

  你好岩松。

  白岩松:

  其实我知道,你最初做这个选题的时候,不是要做垃圾当中的食品浪费,你是要做它减量的,是什么事情触动了你最后把方向转到了这个方面了?

  王小节:

  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原来在垃圾中有这么多被浪费掉的食品,起因我们是策划一个缓解垃圾围城的走基层的系列报道,我们就约了北京市政市容委的相关负责人座谈,当时大家在咖啡厅吃一个简餐,我印象特别深,是因为市政市容委的相关领导就说,今天一定得吃多少点多少,剩的菜必须得吃完,因为他们多年从事垃圾治理工作,养成的习惯就是不能剩饭。因为我们完全不知道,我们每天浪费掉的饭菜竟然会产生多大的垃圾量,而且这些餐厨垃圾又需要耗费多大的人力、财力去处理,而且对环境的破坏有多大,是无法弥补的。那顿饭我感触非常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吃的非常干净,我觉得每个人其实都是垃圾的生产者,也必须对垃圾的处理负责任,所以由此引发了我一定得跟着一个环卫工人,去看看到底浪费有多严重,结果我发现在拍摄垃圾时,我们发现了根本不应该成为垃圾的东西,而且触目惊心,而这种现象又跟我们每个人消费习惯间紧密相连,所以必须把它呈现在屏幕上,来触动更多的人。

  白岩松:

  小节在采访过程中,自己也会去想,也会跟别人去聊天,不一定现在有清晰的答案,但我问你,你有没有去感觉,究竟这样的浪费更多的人是谁在为它买单呢?

  王小节:

  怎么说呢,因为跟这个环卫工人老冯一路上收垃圾的地方有餐厅、学校、有社区,我们发现其实社区是非常大的,像我们刚才拍到的很多画面,整条的炸鱼、三明治、打包回来的面不吃的,都是从社区垃圾桶里翻出来的。那么而且不光是高档社区,即使是一些很普通的社区都是这样子,所以我也在想,中国人是怎么了,现在是真的这么有钱吗?还有一点让我非常痛心的就是学校的食堂,我觉得好的习惯勤俭节约,应该是从学生做起的,但是小学、中学的食堂竟是那么大量的浪费,因为老冯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可能刚才连线的时候他说不了几句话,但他跟我们说,真的,他觉得特别痛心,因为现在孩子都是一个孩子,家里条件都很好,可能食堂买了饭吃的不可口,吃一口就全部倒掉,所以这是很大的一个量,这个问题绝对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白岩松:

  没错,谢谢小节,我觉得一年之后你可以沿着这个线路再拍拍,看究竟是更严重了,还是维持不变,还是的确人们开始有点自律了,真希望一年后带来的片子能够带点希望、带点温暖。

  王小节:

  我也希望是。

  白岩松:

  好谢谢小节。

  王小节:

  好的。

  白岩松:

  其实刚才小节的回答有一点也是出乎我的预料,就是谁在买单呢,我们直觉可能马上就是公款消费,而且我也相信公款消费当中浪量是极大的,这个不用去说,我们到餐馆里一看能够感觉得到,但是没想到在学校的食堂,在社区里头浪费同样严重,我们在指责别人,我们在一门心思说都是公款消费闹的时候,原来我们也参与其中,原来咱们也都是犯罪嫌疑人,我们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这话说的还真没错,来接下来看看外国吧。

  声音来源 2011年3月16日中国之声:

  德国居民每年当做垃圾扔掉的可用,或者部分仍可食用的食品的价值高达2160万欧元,相当于平均每人每年扔掉235欧元,也就是将近2000元人民币。

  解说

  食物浪费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德国每年被当做垃圾处理掉的食品高达1100万吨,在英国这两个年轻人几乎每天都会像这样,在垃圾箱里捡食物,他们从不在超市里买,因为在英国垃圾箱里的食品也很丰富。

  市民:

  各种各样的蔬菜,看起来都很新鲜。

  市民1:

  英国和西班牙,还有爱尔兰的蘑菇,印度的葡萄。

  解说:

  当垃圾箱人已经在英国、德国等国,成为青年中的一种时尚,他们在垃圾箱里捡吃的,并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对社会上的浪费现象表示抗议。据统计在英国每天有700万片面包,440万个苹果、160万根香蕉、130万罐酸奶,66万个鸡蛋,55万只鸡、30万包土豆片和44万份熟食被人们丢弃,而其中相当一部分食品还没有变质,甚至还没有动过就被扔掉了。

  据调查英国人每年浪费的食品价值超过100亿英镑,每天浪费的食品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要多花420英镑,浪费食物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而且处理食品垃圾所释放出的甲烷气体会产生温室效应,也破坏了环境。为了鼓励和帮助居民减少浪费,英国政府开通了专门的网站,介绍各种便民的小窍门,比如把临近保质期的食物放进冰箱冷冻室可以延长保质期,合理利用量杯,避免烹饪过量等。另外,在食品包装上大包装改小包装,避免出现在货架上陈列时间至某日,而统一标记为此日前食用这样的做法也在英国被推行。除了个人浪费,英国超市每年也都会产生大量的食品浪费,浪费额高达人民币260亿元,那么英国超市如何解决如此庞大的浪费问题呢,对于一些卖向不佳或者即将过期的食品,英国一家大型超市的办法就是送给慈善机构。

  慈善机构工作人员:

  我们每年可以收集3000吨食物,其中不到1%还能食用,看这些数据我想人们都得承认,我们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多。

  解说:

  对于快要过期,或者少人问津的食品,这家超市还通过再加工做成熟食再销售。

  超市工作人员:

  超市应该训练得力厨师来对付浪费,这也许费时、费力、费财,不过,他们应该这么做。

  解说:

  买一赠一是超市常见的促销策略,不过买得多也可能会造成浪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一些超市的促销战略,从买一赠一改为买一稍后再赠一,这样一来消费者可以在食品吃完后,再凭证到超市领取赠品。对于那些已经过期不能食用的食品,常规的处理方法都是垃圾掩埋,不过一些超市和相关机构达成协议,定期输送废弃食品用以发电或者用于其它的能源生产等等。

  白岩松:

  这个段落首先听一下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十年砍柴写的一段话。从对食物的珍惜程度能看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现在许多人包括一些有钱者、有权者浪费粮食严重,在我看来他们的文明程度不如一个连桌上饭粒都要捡着吃下的老农。我同意他的看法,接下来我们关心怎么办?听听一位研究浪费的专家,他的对策。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晓群:

  一方面浪费奢侈,一方便还有很多地方吃不饱,或者吃的营养不良,这个情况也说明了不平衡的问题,食品浪费就是一种资源浪费,同时浪费的粮食和食品也污染了环境,对这种粮食浪费现象,我认为应该过立法来解决,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因为有些事情不容易办到的,这个应该是把勤俭、节约粮食方面这个传统做起来。我想这个事情咱们从家庭做起、从单位做起、从一个社区和城市做起,这件事情应是能够逐渐解决的。

  白岩松:

  好多人可能会觉得,今天我们这个选题跟我们以往节目的一些选题比较起来不大,很小,甚至非常小,但是我觉得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大的选题。

【编辑:巫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