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人为保护古建筑奔波70年 称最恨拆真建假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5月23日 07: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5月20日早上,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前,人们轻声谈起一位88岁老人的离世,都颇感意外。为了保护古建筑,这个老人奔波了70多年。这一刻,他终于永远地歇下来了。

  就在去年秋天,他还只身从北京飞往四川,参加蜀道申遗的考察之旅。患有前列腺疾病的他往身上挂了一部相机,一个背包和一个尿袋,坚持不用旁人搀扶,在蜀道上走了200多米。

  前年夏天,他还坐飞机到了杭州。那一次,他更加兴致勃勃,找来一辆自行车,一路骑车考察正在申遗的京杭大运河。

  他的名字叫罗哲文,在中国的文物界如雷贯耳,人们尊称他为“罗公”、古代建筑的“守护神”。为了送他最后一程,1000多人从成都、郑州、杭州等全国各地匆匆赶来,告别仪式的礼堂前排起了200多米的长队。

  来送别的人们大多曾与罗哲文在文物单位共事,但没有哪一个人说得清,罗哲文在哪年正式退休。“他根本就没退休。”一位头发银白的长者一摆手说,“打电话去他家老找不着人。”

  老人的家没有一点儿晚年的清闲安逸。房子不到70平方米,是老式的楼房结构,一进门,一条狭长的过道通往各屋。高大的木书橱占据了过道两侧,只容得下一人通过,就连房间与客厅里也尽是书籍、文件。客人来了,罗哲文就让人们“自己找地方坐”。

  直到86岁高龄,这个老人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天上飞来飞去”,更早些年,他一年在外地的时间甚至达到200多天。

  哪儿发现了新文物,又或古建受损了,电话一打来,他拎包就走。四川大地震刚发生,他就忍不住要跑到抗震一线。那一年,他84岁。尽管当地文物局的领导再三劝这位老人不要去余震频生的灾区,但一个月后,罗哲文还是赶到了都江堰,踏上从废墟中刚刚清理出来的一条小道。

  瘦小的老人穿一身中山装,外加一件多口袋的摄影背心,肩上挎一个早已褪色的仿皮革黑包,胸前再挂一部相机。从年轻时起,他就带着这身行当,走访各地文物。每看到一处古代建筑,他就“强迫症地”一定要拍下来。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照片如今一叠叠存放在他家书橱里,许多已泛黄变色。生前,他曾经用秀气的钢笔字在白色纸条上写上“古塔”、“坛庙”、“民居”等以作分类。

  多次登门拜访罗哲文的画家方砚记得,老人总说“人对待文物,应该像对待自己家中的好东西一样,千万破坏不得”。即使不幸损坏了,修复时也要“修旧如旧”。

  在都江堰,罗哲文就不断叮嘱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朱小南“一定要按原样修”。“一片瓦,一块砖也不能丢,尽量用上原来的材料。”

  这些对待古物的理念很早便在罗哲文心中生根发芽。他是四川宜宾人,16岁时高中毕业,一举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学社聚拢了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大批建筑人才。

  小徒弟罗哲文穿一身长衫,成天跟随老师梁思成在云南、四川一带做田野调查。穿着西装的梁思成常要爬到高处,查看房顶,丈量尺寸。就连身着旗袍的林徽因也常常爬梯子,做实地测绘。

  古代建筑通常没留下任何图纸,要保护便得先细细勘察,亲手画图,研究病害在哪儿,如何用原料修复。数十年后,罗哲文依旧喜欢给晚辈讲讲他“从梁思成那里学来的这一套”。

  朱小南便常听老人回忆起梁思成教他“蹲工地”的故事。“他说学古建筑的人啊,一定要蹲得下来,跟工匠吃住在一块,还要喝点小酒抽点烟,不然没法跟老工匠混熟。”朱小南说。

  罗哲文一生收获名誉无数。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国家文物单位历任要职。他修复长城,亲手把长城送进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退休后他依然头衔不减,担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政府部门的专家顾问,多个学会的名誉会长。

  尽管他跟助手强调,介绍他时不要提那些光鲜的头衔,只说“文物古建专家”便是,可各种各样的会议、论坛依然奔着他的身份头衔,找上门来。就连房地产商也邀请他出席活动。

  “全国各地这么多省,都知道罗哲文,遇到什么有关文物的事,都请他去出主意。”罗哲文弟子马炳坚说。即使待在北京,这个老人还会一早上赶两个会,家里的电话一天到晚响个不停。

  但并非所有活动都真的请他出主意。“一半尊重他的意见,另一半只是听听,该怎么修还怎么修。”齐欣说,罗哲文最希望“不要弄花里胡哨的东西”,但会议过后,常发现“结果不是他当时提的意见”。

  “我被当幌子了。”罗哲文这样感叹。

【编辑:吴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