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兄妹跪求葬父引反思 无户籍无权益连续剧何日休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6月05日 08: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无户籍”、“没上学”、“街道办不管”、“私自收养”……每个关键词都牵动一个社会之痛

  小兄妹跪求葬父的五个反思

  “大嘴100元,小胖50元,厨子100元……”5月底,陕西咸阳街头出现辛酸一幕:一名9岁男孩和4岁的妹妹跪在马路边,祈求好心人捐钱安葬他们病逝的父亲。孩子面前摆着一个放钱的纸箱,身后高桌上摆放着父亲遗照和香炉。但凡有人捐钱,就由一位大人帮孩子记录在一张大大的“爱心捐款”单上。

  相比这幕,小兄妹的成长经历也许更令人唏嘘:由于父亲的户口不在本地,母亲为智障人士,家庭贫困、居无定所,小兄妹一直没有上户口,街道办称“没法管”,9岁的哥哥尽管早过了上学年龄,却一直没机会接受义务教育。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极大关注。目前,咸阳市委及民政部门已介入,最新通报显示,母亲的户口将落实,兄妹俩被送往了福利院,下周即将上学。

  但与温馨的结局一同抵达的,仍是“户籍”、“流动人口”、“教育公平”等绕不开的话题。“这也许只是个极端个案,但个案解决多了,才能出体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原司长、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面对咸阳小兄妹,我们更应反思。

  反思一:“无户籍-无权益”连续剧何日休

  如果说小兄妹的“遭遇”有个原点,这个原点大概是:父亲蒋全作为一个30年前辗转到咸阳谋生的重庆人,没有一纸本地户口。

  在现有的户籍制度安排下,这意味着,蒋全一家在很多权益上,都会“低本地人一等”。而这也是很多人的“痛”。

  “户籍制度本身,没有规定哪些权益与户口相关,但各地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只要认为有必要,可以随意把某些涉及公民权益的政策与户口挂钩。”长期研究户籍制度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陆益龙这样向记者表示,“本地户籍,目前依然是个人获得各种权益的法律凭证。”

  教育、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就业、居住、乃至购房令、购车令……在本地户口上“捆绑”权益,自我国有户籍始,似乎就是个连续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流动人口总数已达到2.21亿人,占总人口的17%。今年5月国家计生委的数据还显示,其中的7成已“举家”迁移,一半以上在流入地居住满3年以上,超过9成愿意落户在目前的居住地。

  但“无户籍-无权益”不休,这17%中的每一个,都可能继续置身并不美好的连续剧中。

  “户口只能作为证明个人身份的权威信息,未来《户籍法》应该明确以‘方便百姓的生活’为原则,不能用‘是否本地户口’作为获得民生权益的依据。”陆益龙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自户籍改革启动始,广东、浙江、山西等地也颇多尝试。它们先后出台政策,规定外来人口在本地居留超过5年的,可以申请落户本地,享受与本地人同等的社会福利。然而,像小兄妹的父亲这样靠修表为生的“非技术人才”,如多数农民工一样,并不在被地方政府欢迎之列。新政策伊始,就有沿海发达城市担心,此举会“消耗改革开放的经济积累”、“不利于本地产业的创新升级”。

  “由于社会管理成本增加,社会资源不够用,试点往往流于形式,或不了了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夏建中教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社会福利作为一种资源,其“僧多粥少”的问题一日不决,连续剧便无法落幕。

【编辑:马学玲】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