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西辛弃疾墓荒草丛生 当地欲造旅游项目抢救保护

2012年06月19日 09:09 来源:大江网 参与互动(0)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掩在荒草之中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掩在荒草之中

  铅山辛墓 悲卧荒草丛生处(图)

  记者探访发现,省级文保单位辛弃疾墓破败荒凉,亟待维护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这些千古名句,许多人耳熟能详;然而知道辛弃疾罢官闲居上饶20多年,最后卒于铅山、葬在铅山的,估计寥寥无几了。

  “辛墓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却荒草没碑、破败荒凉,倘不是墓碑和石柱,真不敢相信,长眠于此的竟是大词人辛弃疾。”近日,记者接读者报料称,辛弃疾墓因历经沧桑,没有得到更好的修缮,已变得残败不堪。17日,记者前往铅山一探究竟。

  寻墓

  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辛墓

  从铅山县城出发,汽车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上行进了一个多小时,来到永平镇,记者一路打听辛墓的所在地——陈家寨阳原山。好在当地村民都大概知道辛墓的方位,在他们的指点下,记者又走了十几里曲折的山路,只觉得距离村庄越来越远,逐渐远离了村落的热闹,耳边不断传来小鸟的鸣叫声,四周除了群山环绕,就是一望无际的梯田,很少看到有民居,更难得再碰上一个村民——记者感觉已进入一个人迹罕至的深山。

  又走了一段路,转过一个弯道,唯一的水泥路到头了,面前只剩下几条通往深山的土路,有很多分道,再往前看,尽是连绵的青山,开阔的田野,没有任何指向辛墓的标识。记者这才发现,原来一路上找寻,方圆数十公里,始终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辛墓的指示牌或标识。

  该往哪里去呢?拨开乱草,走了十几分钟山路,处处都是山头,走不到边。不一会,记者就迷失在山坳中。无奈之下,记者只好返回附近有民居的地方,请当地人带路。“我们当地有这样的说法,鹅湖易找,辛墓难寻!没有人带,你们是找不到的。”在热心村民的带领下,记者又在荒草没径的山坡上走了百多米。大约走到了半山腰,村民说快到了,记者向上望去,浓密树影遮掩中隐隐看到有一座墓,杂草丛中依稀可见一块墓碑。

  当记者深一脚浅一脚来到辛弃疾墓前时,只见眼前一片寂寞荒凉,周围荒草丛生,倘不是墓碑和石柱,真不敢相信长眠于此的竟是大词人辛弃疾之墓。而记者计算了一下时间,从永平镇出发到找到辛墓,共花费了两个多小时。

  墓象

  石碑几乎是半掩在荒草之中

  一块不显眼的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几乎是半掩在荒草之中。走上一段台阶,却发现台阶的中部已发生了严重坍塌,部分水泥栏杆露出斑斑驳驳的破损,还有很多裂纹。墓碑前有个破旧的花篮,显然不久前有人曾来祭拜过。“由于年久失修,现在这里已经破旧不堪啦。”同来的村民告诉记者,“听说以前这里有石狮、石马,规模很大,还有高大雄伟的仪门,神道牌坊,可容纳近百人,可惜这些古建筑都陆续被毁了。”

  记者看到,辛墓占地约50平方米、高2米多。墓地右侧立有水泥碑,上刻“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辛弃疾墓,江西省人民委员会1959年11月30日,江西省文化局委托铅山县文化馆重修一九八二年三月竣工”等字样。墓前各立有一根水泥柱,刻有“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字样——这是郭沫若对辛弃疾的评价。

  墓前还有青石墓碑,碑文为“皇清乾隆癸卯年……”“显故考辛公稼轩府君之墓”“廿五代玄玄孙……(1782)三月重修墓葬”等。墓前做了水泥栏杆,围绕着墓前一块墓坪,可容纳近百人。辛墓有19级台阶,周围便是开阔的田野和绵亘不绝的青山。

  墓后

  钟情上饶山水写下500多首词

  眼前的辛墓虽然杂草丛生,一片破败,却难掩这里曾发生的难忘故事。据了解,1181年冬,40多岁的辛弃疾因受弹劾而被免职,归隐上饶。此后,他基本上都在上饶过着闲居的生活,鹅湖山、灵山、带湖等上饶山水,都是他喜欢寻古觅幽的地方。

  辛弃疾热爱上饶的山山水水,上饶的山水也养育了他,孕育了辛词。《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玉楼春·戏赋云山》、《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贺新郎·邑中园亭》……这些诗词都体现出辛弃疾对上饶瓢泉的热爱。在辛弃疾的存世词作中,《瓢泉之什》和《带湖之什》的多首词作被选入小学到大学的语文课本中。

  据铅山文物部门介绍,辛弃疾的词现存620多首,其中有500多首是在上饶信州区、铅山、广丰一带写成的,在济南稼轩纪念堂展出的辛词大多出自上饶。在这里,他度过了暮年时光,创作了大量诗词,留下了许多活动遗址,弥足珍贵。在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时,铅山县文化馆滕振坤发现辛弃疾墓。1959年,辛弃疾墓被评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护墓

  当地政府拟打造辛弃疾文化旅游项目

  “一代大词人的墓如此破败荒凉,让人情何以堪?当地政府部门应好好保护和宣传,不能让如此珍贵的资源沉睡不醒。”近日,从南京到铅山旅游的吕先生说,他对此次辛墓之行感到很失望。

  17日,记者来到铅山县文管所采访。“缺少资金是目前最大的困难。”当地一位文物保护部门的官员说,1981年,省文化厅拨专款,由铅山县博物馆主持对辛弃疾墓进行维修;2001年,再次对辛弃疾墓进行维修,并立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但这两次维修,所拨经费却只有2.5万元。另悉,从2009年开始,铅山县永平镇拓宽通往的辛墓公路1.5公里,但这条公路前后修了3年。

  “辛弃疾墓是一座名人墓葬,多年来,慕名前来的各地游人络绎不绝。”铅山县文管所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当地文物保护单位成立了安全保卫机构,制定了文物突发事件预案。构筑铅山县、永平镇、村三级文物联防机制,设立了专职的文物保护通讯员,保护周边自然环境。不久前,铅山县曾申报辛墓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最后没有成功。“针对辛墓破损,我们已经请省里的文保中心过来做方案了,先做维修方案,再做整体保护的规划,以尽快维修恢复辛墓。”

  采访中,当地不少文化人士告诉记者,对铅山来说,辛弃疾是一张不可多得的文化名片。据介绍,当地政府正打算投资1.3亿元打造辛弃疾文化旅游项目,结合铅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发掘辛弃疾这一文化资源,将辛墓打造成旅游景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对此,吕先生说:“保护先人骸骨坟墓,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开发是好事,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从速抢救保护,以提升当地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品位,以彰显其文化底蕴,使之和社会发展相得益彰。(信息日报 记者 王敏君文/图)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