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留守儿童暑期返乡:家人一窗之隔15分钟5通电话

2012年08月21日 11:12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马路边的午餐。广州罗冲围汽车站外面的马路上,吴先生及乡亲和孩子们蹲在一起,地上摆着从快餐店买的饭菜,大人小孩都吃得津津有味。暑假要结束了,从广西老家来广州和父亲团聚的孩子们要坐汽车回家了。怕孩子们在路上饿着肚子,吴先生特意多买了一盒鸡肉,孩子们吃得很开心。 记者邱伟荣 摄
马路边的午餐。广州罗冲围汽车站外面的马路上,吴先生及乡亲和孩子们蹲在一起,地上摆着从快餐店买的饭菜,大人小孩都吃得津津有味。暑假要结束了,从广西老家来广州和父亲团聚的孩子们要坐汽车回家了。怕孩子们在路上饿着肚子,吴先生特意多买了一盒鸡肉,孩子们吃得很开心。 记者邱伟荣 摄
父母送别孩子依依不舍。记者乔军伟 摄
父母送别孩子依依不舍。记者乔军伟 摄

  站台,车窗,在儿子脸上亲了又亲,把女儿抱了又抱,汽笛声响起,火车远去,只剩下父母们落寞的身影。近几日,广州火车站出现暑期返乡高峰,日均发送旅客超过10万人次,返乡儿童成为主力军。在广州开往重庆北、贵阳、郑州方向的火车上,近半都是返乡儿童,甚至出现了整节儿童车厢。在父母的依依不舍中,团聚了一个短暂夏天的“小候鸟”们又要和爸妈说“再见”了。

  “小候鸟”要飞回 火车站伤别离

  昨日下午3时45分,张先生一家四口拖着行李快步来到广州火车站四号站台,从广州到郑州的列车很快就要开车了。张先生和妻子手里分别牵着儿子和女儿的小手。男孩叫小新,今年五岁,妹妹小可今年三岁。两个小家伙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离愁别绪,反而有点兴奋,时而指着火车大叫“爸爸,你看你看”,时而互相打闹。

  “这是我们第一次要分开那么久。”张先生告诉记者。

  下午3时47分,乘务员允许乘客上车。张先生把背在身后的大背包取了下来递给妻子帮她背了起来。两个小孩“打头阵”,一蹦一跳地上了车,张先生进去找好位置放好东西后,跟妻子孩子挥了挥手便走出了车厢。“这次是我老婆带他们回去,我就不回去了,明天要上班。”张先生在天河做快递员,一个星期放一天假,昨天他跟同事换了班,专门送妻儿回河南驻马店。

  下车后,张先生来到妻儿座位的窗户旁敲了几下。小新和小可马上挥手回应,拍打窗户,嘴里喊着“爸爸,爸爸”。张先生拿出手机拨通了妻子的手机,让她把手机给女儿,女儿接过手机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张先生说了几句“要乖”之类的话便把电话挂了。然后父女俩就开始冲着对方笑,持续了几秒钟。张先生时不时和两个小家伙相视而笑,接着又打电话给妻子叮嘱一些事情。短短的十五分钟,他打了五个电话。

  离开车还有十几分钟,张先生一直舍不得离开。“大的那个要回去读书了。”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把儿子送回去读小学,交给奶奶照顾。“以后就不会那么容易看到了。”张先生说这句话后,猛吸一口烟,“没办法,一个月工资才两三千元,怎么可能在广州读书?”

  下午4时06分,离开车还有三分钟,妻子用手示意他回去,张先生没有理会,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给两个小家伙拍照,小新和小可也很配合地摆起了姿势。

  火车开动,张先生快步跟上,边走边向窗内招手。两个小家伙好像察觉到“不对劲”了,在车窗内大喊“爸爸、爸爸”。“如果今年过年不回家的话,只能下一年才能见到他们了。”张先生说。

  女儿哭成泪人 父亲隐忍走开

  “爸爸,妈妈!”离火车开动还有二十多分钟,车厢内的小家玲便哭成了泪人,冲着窗外的父母大声呼喊着。“不要哭啦,下次还可以看到爸爸妈妈的。”可不管妈妈在窗外怎么劝,她还是照哭不误。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来广东了,但每一次都会哭成这样。”家玲的爸爸付先生见到女儿哭了,没有去安慰,而是慢慢走到一边。“不想看到她哭,受不了。”

  家玲今年9岁,在家乡重庆大渝读小学三年级,今年放暑假来到深圳过了四十多天。家玲的妈妈陈小姐告诉记者,夫妻二人都是建筑工人,不仅居无定所,而且每天都非常忙碌,陪孩子的时间特别少。

  家玲的爸爸付先生说,家玲在自己身边的这一个多月,自己感觉特别不一样,“人很精神”。虽然一家人在一起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但感觉很幸福。“工作了一天,回到家看到她就特别开心,很有盼头。我也想多陪陪她,可单位不允许,只有晚上回家才能逗她玩玩。”

  家玲在家乡由爷爷奶奶照顾。“很乖,成绩也不错。”付先生说,“我不是很担心她。”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夫妻二人自然是思念万分,经常通电话。“经常是一两天打一次,想了就打呗。”

  记者问他有没有担心过长途电话费贵的问题。他说:“贵有什么办法,就是想她。”

  习惯聚散离合 孩子已不哭不闹

  站台上,肖先生夫妇眷恋地看着车厢内的孩子,妈妈隔着玻璃和小孩手贴着手,爸爸站在一旁拍照。孩子的手一直按在玻璃窗上,不哭也不闹,看着妈妈跟她说话。

  肖先生说,六岁的孩子在重庆读书,由爷爷奶奶照顾,每年暑假都被接到广州玩。每一次的重聚都要在离别上延伸,而每一次的离别又承载了不舍和伤心。如今,孩子渐渐懂事,希望父母能花多点时间在身边陪伴,而不仅仅是电话里的嘘寒问暖。

  妈妈按着相机 但却笑不出来

  在广州火车站站台中间,一个年轻的妈妈掏出相机,把即将和自己分离的孩子拍了一次又一次。车窗里绽放着笑脸,比划着剪刀手,姿势换了又换。短短的十分钟内,妈妈一直按着相机,却笑不出来。小孩抢过爸爸的手机,对着站台上的妈妈拍照,妈妈终于露出一个笑脸,和孩子互拍。“妈妈!妈妈!妈妈!”车厢里的孩子的嘴巴一张一合,虽然听不见声音,但窗外的妈妈心里一定知道,这是孩子的呼唤。

  “我生下孩子后不久就跟随老公来到广州做电器生意,这次小孩是第一次来广州,在乡下都是让爷爷奶奶带的。”刘女士眼里含着泪说,五年前自己每年才回家一两次,今年暑假才把孩子接来广州。由于经济能力还不足以承担各种生活费用,孩子还是得在开学前赶回学校办注册手续,而不能留在广州和父母生活。

  汽笛响了,刘女士边把相机收起来边退到安全线外,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流,车厢里的孩子看见妈妈哭了也跟着哭闹起来。列车缓缓开动,刘女士一边跟着列车走,一边和孩子挥手,眼泪哗哗地流。火车越开越快,她才停下脚步,抹去泪水,默默离开。(文/记者李栋 实习生陈文标、吴鮀燕)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