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义丐靠乞讨收养八名弃婴 学外语行乞向资助者找零(3)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27日 07:48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多了不要,少了不行”

  淮南街头,老谢铺开了已经看不出底色的破布,上面写满了他自学的英语、日语还有韩语。竹板打开,和着他学唱的歌曲,开始乞讨。老谢告诉记者,这些字,都是自己写的。他指指自己脑袋,竖起了大拇指,满是自豪地介绍着自己的学问。

  老谢“抢劫学问”的轶事,在淮南当地广为流传。

  因为想上学但却未能踏入学校一步,年轻时的老谢,便在路上拦截行人,逼对方教识字后,才不再纠缠。“教一个也行,俩也行,但我认识的字不算数。”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老谢仍满是欢喜。

  更令人诧异的是,这个被称作傻子的人,在旁观过程中,甚至学会了刻章。他向母亲要了一毛钱,买来了刻刀。讨饭之余,他给人刻私章挣钱,钢刀骨印,立等可取,一手拿章坯一手握刀,瞬间即成。那样的人却学成如此繁杂精致的手艺,着实让人叹为观止。据说,曾有一户姓谢的找他刻章,他硬是不收钱。“天下姓谢的是一家。”至今,他仍坚持这样的观点。

  在有了收音机后,老谢更是心血来潮,跟着广播学起了外语,后来更是买来了《疯狂英语900句》等磁带,练习口语。在老谢院内的一块黑板上,写满了他自学的英语,虽潦草,却通顺。坐在记者对面,他谈着外语,说各种各样的英语单词,记者偶尔的附和让他很兴奋。若说到记者也不懂的韩语,他便更得意了。

  23日中午,接起电话后,他用英语和对方打起了招呼; 有人把十元钱放到他身前后走开,他扬手说了句“Thank you,bye bye。”听老辈淮南人讲,老谢的乞讨堪称一绝,有点“奉旨乞讨”的意思。“每天都去要,但没人不敢、不愿给他,给多了不要,给少了不行。”在淮南人的回忆中,“谢傻子”乞讨,一要一个准,“他手里拎着一面小铜锣,在你面前敲,往往没等他敲,人家就把钱准备好了。要是主人不买账,他就会不停地在你的摊位前敲,天天如此,每天他都去四个街市要饭。”

  但如今,年事已高的老谢,不会再去各个街市穿梭。更多时候,他会选择在菜市场门口坐下等待,憨憨地向每个伸出援手的人用英语致谢。

  在他乞讨的摊位前,摆放了一张五人的合影照。这张拍摄于2007年春节的彩色照片上,老谢的三女儿、四女儿站在后排两侧,被摄影师逗得低头浅笑;老谢和老伴儿,没有笑容,最小的儿子元元,则斜坐在老谢怀里,嚎啕大哭。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