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21匹濒危普氏野马跋涉千里返“故乡”(图)

2012年09月04日 21: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甘肃21匹濒危普氏野马跋涉千里返“故乡”(图)
图为等待放归的普氏野马。 甘肃省动管局 摄
图为普氏野马放归路线。 甘肃省动管局 摄

  中新网兰州9月4日电(记者 冯志军)日前,21匹普氏野马告别位于甘肃武威市境内的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经过近千公里的跋涉将抵达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月6日,国家林业局将在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这21匹普氏野马。

  记者4日从甘肃省林业厅获悉,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从国外引进十几匹圈养的野马,分别在新疆和甘肃“安家”,并开始了艰难的野放计划。20多年后,经过多年精心繁育,甘肃当年引进的18匹普氏野马如今已经壮大为78匹的“普氏”大家族。

  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专家表示,放归有利于普氏野马野外种群数量快速、稳定增长,锻炼其抵御疾病和外敌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同时通过更多马匹放归,掌握收集野马行为生态、野生性状恢复、生存条件、环境容量等数据积累经验,为野马种群最终野化提供实践经验。

  由此,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有了此次放归21匹普氏野马的计划。事实上,此次并非甘肃首次对普氏野马采取放归自然的行动。

  2010年9月,甘肃将人工饲养的7匹普氏野马放归于敦煌西湖保护区,这是继中国1985年从英、美、德等国引进24匹人工圈养的普氏野马在新疆放养后,首次在甘肃探索野马放归,监测显示7匹野马种群生活习性和健康状况良好,已完全适应了自然状态下的生活。

  据了解,放归野马需要经过严格精心的“策划”。必须具备强壮的体质才能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精心遴选出适合野生环境的马匹是第一步。组建雌雄和成幼比例恰当的放归群,是野马放归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为世界上仅存的野生马,普氏野马堪称研究马起源的“活化石”。普氏野马曾经生存繁育于中国新疆北部准葛尔盆地北塔山和甘肃、内蒙交界的马鬃山一带,以及蒙古国干旱荒漠草原地带。由于人类无情的猎杀、栖息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多重原因,普氏野马于上个世纪中叶在野外灭绝,100多年前在中国绝迹。(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