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细数中国长假旅游乱象:骆驼累死 游客被捅

2012年10月10日 10: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美国退休老人开着房车四处转,中国人若如此办了,全中国就都变王府井了,房车是一害。

  骆驼累死了,游客被捅了

  有车,有假,有免费高速,谁要是不出门,省掉羡慕和嫉妒,就直奔恨了。

  中秋国庆,飙成了一场全球最大规模的旅游工程,最新的数字是7.4亿人次。注意,“旅游工程”,很理性,很组织,很被动,这与个性的、惬意的、随性的旅游本意不搭。狼烟滚滚之后问一句:是谁导演了这大工程?谁在其中得益?

  游客嘛,当然得益。甭听那些宅在家里的主儿瞎咧咧,虽然有骆驼累死了,有游客在华山被捅伤了,有高速公路成停车场了,但千年累一回,还是有乐子的。

  商家,包括旅游景点,也是挣下钱了。有人举家自驾游苏北,5天行2400公里,高速路费省下800元,4人5天吃住游却花费7000元,都喂了商家。据说,这8天全国消费破8000亿元,比上年黄金周增长15%。

  政府显然是高兴的。消费多了税费也就多了,但这是小钱,大局更重要,让利于民,刺激消费。只是有一小败笔,既是免费通行,却规定高速公路收费站仍要发卡收卡。此举有点诡异,它当然会阻缓车流,闹停车场。这一点谁都能想到,就像多年前高层倡导红色旅游,第一反应是给了公款旅游一个堂皇借口——这么浅显的事,官员自己怎就不明白?

  最不高兴的是高速公路企业,号称损失200亿元。他们有响当当的理由:政府宣布免费通行,将影响企业的收费权益,损害了特许经营的预期收益。如政府还贷公路免费,就是中央拿地方的利益去送礼;如经营性公路免费,则是政府拿企业的金钱去示好。特别是高速公路企业中有民间资本,如何保护它们的利益?

  实际上,在中国,高速公路企业最大资本是政府和国企的,所以才能独占特许,比银行、比房地产商更滋润。而路桥企业,总摇摆在公益性质和市场规制之间。当1996年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全部还清贷款应该停止收费时,路桥企业就举起公益大旗,多收费也是为人民服务,到2008年2月,大桥已违规收费14.5亿元;而当政府要路桥企业吐点血时,它的民资汗毛就竖起来了,比公益旗杆还粗。

  且绕开这些意识形态老话题,只从技术上讲,如何不让高速公路成停车场?

  从经济供求原理来说,堵车说明道路供不应求,要祭起价格手段,因此有经济学家提议节假日应提高公路收费。甚至说,如果没有收费机制,中国绝不会在二三十年内修建起这么多公路网,而这些收费公路大大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如果政府今天随意动用行政手段禁止收费,明天愿意掏钱建设路桥的人就必定减少。

  这是按照一般供求原理的解释,但在受到极限约束时,这原理就行不通了,钱就不万能了。北京城堵车已成常态,收拥堵费公平吧?但总会有车可以不付费,也会有人出得起拥堵费,比如送礼的官员,拥堵费最后还要转嫁到那些不送礼的民众身上。

  往更大里看,与美国相比,整个中国都拥堵着。在美国,退休老人开着房车四处转,车后拖着小车,到了地方,房车停下,开小车进山。从道理上说,中国人有权利过美国人的生活,但若真如此办了,全中国就都变王府井了,人挤人车挨车了。房车是一害。

  资源和环境不允许中国人像美国人那样消耗、奢侈。早几年,中国万元GDP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到11倍,承载力已近极限,COD排放总量达1400到1500万吨,接近排放最大允许量的两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900万吨到2000万吨,远超出大气达标的1200万吨,城市垃圾每年接近1.4亿吨,处理率仅为54.2%,机动车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这城市……

  中国人应该创造自己节俭的生活和发展模式,但不幸,中国人却越来越热衷于模仿美国的生活方式,比如假期出游,比如房车。而此次全国旅游工程大飙,其条件是有车、有假、有免费高速。谁创造了这些条件?是政府。经济增长是政绩,是官员扼制不住的欲望,路和车是税源,是支柱产业要大扶持,今天的旅游大飙之路早已铺下,但与旅游无关。

  眼下文化产业软实力受到重视,于是各级政府又在遍地孵化文化产业园。只是,弄不好,就变成房地产,就像之前的车和路,还是老路,也与文化无关。(王安)

【编辑:马学玲】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