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称国企应加强与社会利益、情感沟通

2012年10月12日 13:53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思想平台】国企应加强与社会沟通

  目前,困扰一些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同。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群众对企业不理解,而在于企业与社会的交流沟通不够。在新兴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要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个重要的方面,必须加强与社会的沟通。缺乏与社会的有效沟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被动。现就加强企业与社会的沟通谈几点看法。

  应从政治的高度看待国有企业与社会的沟通问题。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从国有企业的上述定位来看,国有企业与社会的沟通不是小事。企业与社会的沟通直接影响到大众对企业的认可度,直接影响到大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

  不应孤立地看待国有企业与社会的沟通问题。如果简单地把它看作是某一家企业的行为,那就割裂了国有企业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之间、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之间的血脉联系。

  因此,国有企业与社会的沟通,特别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与社会的沟通,从来就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和经济行为,而是有十分深刻的政治意蕴在其中。对此,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适度地把握,并严防错误的倾向,既不能动辄“上纲上线”,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能把政治意识这根弦丢掉,不讲政治,简单随意地看待企业与社会的沟通问题,甚至不重视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有企业应以社会公民的身份与社会进行平等交流沟通。企业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是社会的公民。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以及与大众中的每一分子之间,都是平等的主体。这就要求企业与社会的沟通应是平等的(不是以势凌人强迫的)、真诚的(发自内心而不是虚假的)、主动的(自觉及时而不是被动的)、和蔼可亲的(容易亲近和接受而不是距离很远令人厌恶的),这样企业与社会的沟通就会圆融无碍、畅然自得,企业与社会就会相依相容、各得其所、各尽其责、各得其利。

  应该看到,国有企业与社会的沟通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这种转型是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进行的。我们既要看到,很多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各方面迫切要求企业加强与社会沟通的巨大压力,并采取建立发言人制度机制等手段积极与社会沟通的努力,又要看到,一些国有企业还没有把自身作为普通的社会公民看待,而是难改以往的习惯,把自身作为拥有众多职工、掌握大量社会资源、为国家做着特殊贡献的“特殊公民”、“社会功臣”等,与社会沟通时还没有放下身段、放低嗓门、放平心态;一些国有企业还没有随着走出国门变得更加开放透明,而是仍然恪守着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只干不说、多做少说等传统,与社会沟通时还放得不够开、把握得不到位、应对得不自如;一些国有企业还没有把与社会的沟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平台和机制,还缺乏专门的队伍和人才,等等。

  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应注意把握重点。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一是要做好信息沟通。就是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进展、重大突发事件等等,只要大众关心的、能够公开的,就尽量及时发布信息让大众知晓,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沟通往往影响事件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尤为重要。

  二是要做好利益沟通。就是及时、客观地向公众介绍企业对国家、对股东、对职工、对社会等利益贡献的情况,这些利益既包括有形的、无形的,也包括眼前的、长远的,还包括对部分群体的、对社会大众的,等等。目前,许多企业尚没有对国家、对社会的利益贡献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挖掘和概括,可以说,有许多贡献还不为大众知晓,这就出现了一些国有企业的美誉度与其贡献率很不相称,一些企业与国有企业性质定位相对应的贡献情况的效能,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导致群众对一些国有企业的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社会形象。这些都与利益沟通不够有直接关系。

  三是文化沟通。就是让大众最大可能地认识、理解和接受国有企业相关的文化知识。目前,很多企业注重总结、解读和宣传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情况,而这些情况被大众接受的很少。产生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对相关的基本知识普及不够,大众缺乏对相关基本知识的了解。从长远看,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急迫。

  四是情感沟通。就是通过各种机会、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增进大众的亲身感受,加深大众与企业的感情,从而化解大众对企业的误会,改变大众对企业形象的认识,增强企业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公茂虹)

【编辑:马学玲】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