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建平和欲30亿打造“世界文学小镇”引质疑

2012年10月25日 09:33 来源:东南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福建平和欲30亿打造“世界文学小镇”引质疑
坂仔镇沿溪而建的木栈道别有一番景致

  2010年10月,一个签约8亿元的林语堂文化博览园项目,在林语堂出生地——— 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引起轰动。时隔两年,一则“平和坂仔镇拟投30亿元打造成世界文学小镇”的消息让这个小镇再次沸腾,同时也引来了质疑声。

  外界质疑,这个“世界级文学小镇”会不会成为“烂尾工程”?还有媒体称,以“文学”之名,行商业之实,对名人不尊重。那么,这个拟斥资30亿元的项目是个什么项目,目前进展如何?当地政府及投资方又是如何看待外界质疑的?带着种种疑问,近日,记者走进平和坂仔镇探访。

  目击:林语堂式大水车

  近日,记者在林语堂文化博览园南岸看到,一个七米高的水车屹立在花山溪水中不停转动。据平和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水车的创意来源于林语堂的作品《京华烟云》续篇——— 《风声鹤唳》的一句话:“我迅速向前滚,简直像溜冰,不像跑步,不久我滚到一个大水车上,身体粘住车轮,它一直转动。”

  南岸760米木栈道沿溪而建,红色的木栈道比较平坦,每隔几步就有长石椅,防护栏下还种着花草,别有一番景致。傍晚来临,木栈道上,老人带着小孩,学生骑着自行车,一种平和舒适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里,还有随处可见的、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它们记录着林语堂的成长历程。“木栈道、水车、和乐码头等景观设计,每一处都和林语堂文化巧妙结合。”该有关负责人介绍。

  不远处,文博园防洪堤等项目仍在紧张施工当中。

  据了解,林语堂文化博览园是平和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计划5年内建成。

  官方:是今后发展目标

  坂仔镇党委副书记蔡小勇介绍,林语堂是漳州市十大名片之一,坂仔镇的林语堂故居、林语堂著作中的青山绿水都是坂仔镇极具潜力的旅游资源。该镇于2010年10月签约林语堂文化博览园项目,签约时意向概算投资8亿元,后来投资方亿坤公司决定追加2亿元。

  蔡小勇说,林语堂文化博览园是平和县推进“文化旅游名县”建设的项目之一,“‘世界文学小镇’是在此基础上,为匹配林语堂世界文化大师的地位,由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在年初提出的概念性规划,是林语堂文化博览园建设发展的努力方向,是对该镇所有资源的整合提出的今后几十年的发展目标,尚未涉及投资层面”。

  对于媒体“烂尾工程”的质疑,蔡小勇称,该项目是该镇有史以来招商项目投资额最大、占地面积最广、效益品质最高的项目,开发商是一家比较有实力的公司,当然,有了这样的质疑,他们将更好地监督开发商把项目做好。

  开发商:没预期回报不会做

  亿坤公司林语花溪(“世界文学小镇”中温泉别墅与公寓等地产项目)销售经理郭惠玲告诉记者,世界文学小镇是由该公司拟斥资30亿元建设的中国高端文化温泉度假区,以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为主题,建成之后,将是海峡两岸最大的集林语堂文化研讨、旅游、休闲、度假、餐饮、购物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项目。

  她坦言:“斥资30亿元打造3000亩的文学小镇目前只是一个概念,30亿元是预期投资金额,以后做得起来的话,说不定投资更大。”

  “投资这么大,没预期回报当然不会做。”郭惠玲坦承,他们是开发商,未来主要依靠地产项目收回投资。但她强调:“投资回报期长,是否盈利还很难说。”(海峡导报 记者 林晓琪 文/图)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