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修伞补锅等传统手艺面临“淘汰” 折射时代变迁

2012年11月15日 13: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修伞补锅等传统手艺面临“淘汰”折射时代变迁
74岁的欧阳群芳老人正在摊前修伞。 李俊杰 摄
69岁的补锅师傅杨明其。 李俊杰 摄

  中新网长沙11月15日电(记者 李俊杰)74岁的欧阳群芳系着土布围裙,手持修伞工具,熟练地拆卸着伞具。他的工具箱旁,堆置着几把待修雨伞。

  在长沙市天心区向东南社区10栋的楼道口,欧阳群芳几乎每天都会“按时上下班”——摆摊修伞。这项工作,他已坚持近30年。由于修伞师傅少,不少长沙城区的顾客都驱车慕名前来。

  30年的修伞技艺让欧阳师傅赢得了好口碑,也通过修伞在长沙买了房,安了家。

  然而,近些年,欧阳师傅却发现,生意每况愈下,自己“修炼”几十年的修伞技艺可能面临“淘汰”风险。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像欧阳群芳老先生一样,原本活跃在长沙一些大街小巷的老手艺,诸如弹棉被、补锅、织篾等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些传统手艺消失的背后,折射出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演变史。

  传统手艺从“大繁荣”走向没落边缘

  欧阳群芳是湖南永州人,上世纪80年代初期,便来到长沙修伞,至今已有30年“工龄”。

  “那时候背着修伞摊走街串巷,沿街吆喝,老火车站、东牌楼都是我经常出现的地方。”欧阳群芳说,经过这些年的打拼,自己在长沙天心区向东南社区购置了一套40多平米的房子。

  随着社会发展及经济条件改善,修伞的顾客越来越少。欧阳群芳感叹地说,以前,伞破了洞,都有人拿来修修补补,勤俭意识很强。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把新伞稍微出了点问题就当垃圾扔掉了,加上一些雨伞本身价位不高,雨伞出现问题后,“修伞就划不来了”。

  一位鲁姓市民告诉中新网记者,如果是一把有纪念意义的雨伞损坏,他会选择找修伞师傅,且不在乎修伞价格。但换作一把普通雨伞坏了,他则选择丢弃。

  在修伞的群体中,欧阳群芳也留意观察到,修伞顾客多为中老年人,年轻人群体甚少。

  修伞群体的下降,也导致了欧阳群芳收入的直线下滑。欧阳老人说,现在,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能赚30元左右,生意不好时就几元钱。

  与修伞价格不匹配的,则是修伞所花费的时间及精力。在伞堆中,欧阳群芳拿着一把被大风吹折2根伞骨的雨伞说,重新更换,约花30分钟时间,修好后的价格为6元钱。

  与欧阳师傅相邻摆摊的是69岁的补锅师傅杨明其。从业30余年的老杨,也见证了补锅这项传统手艺从“大繁荣”慢慢走向没落的边缘。

  聊起10多年前补锅生意好的时候,杨师傅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他说,当年一天能赚100多元,碰到生意特别好时,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晚上7点,中途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现在的话,每月靠补锅收入,仅600元左右,勉强补给家用。

  “现在都使用电压力锅了,保修期内出了问题,我们直接找厂家,一般使用寿命也有几年,所以坏了很少再去维修。”杨明其的一位邻居说。

  如今,因身体和年事已高的原因,欧阳群芳与杨明其老人也不再挑着行当走街串巷,他们都把工具摆到了自家楼下,承接上门客源。

  已感修伞不再红火的欧阳群芳则打出了“组合拳”:修伞的同时,还兼顾修鞋、配匙等活计,以此提高收入。

  传统技艺“淘汰”折射时代变迁

  与高楼林立,日新月异的长沙城相比,这些“躲藏”在城市角落的传统手艺,正悄然无声地淡出视野。

  记者发现,面对发展与传承的困境,一些传统手艺人仍无奈地苦苦坚守着,他们大多年数偏高。

  欧阳群芳说,他也曾想过,向外界招收徒弟。几年前,一位摩的司机找到他,希望拜师学艺,不过需要欧阳老人适当开点工资,本来收入就不高的欧阳老人拒绝了。之后,很少有人再提及学徒一事。

  “即使手艺每人再学,我们也能理解,靠修伞补锅这点收入,肯定难以养家糊口,其他行当都比这个赚钱快,而且多。”两位老人摇摇头,对记者说。

  从两位老师傅口中,记者得知,表面看似简单的传统手艺,耗时费力,学会修伞大约要半个月,补锅则需几个月,追求快速高效的年轻人自然不会喜欢。因生意不好,很多手艺人不得不转行。

  一位到欧阳群芳摊上修伞的长沙市民表示,修伞的老师傅越来越少,这种手艺和传统的东西,只有这些老师傅还在继续做着,精神可嘉,希望继续传承。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认为,修伞、补锅这些技艺是否继承下去,需要基于在能够解决传承人生计的前提之上。他建议,在中学中,增加一些钳工、电工等日常修理技术的课程,让个人多增加一些生活技能。

  也有观点认为,大家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随着产品的质量及服务不断完善提升,修伞、补锅等传统手艺慢慢失去市场,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