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生代农民工“众生相”:探访都市5元澡堂

2012年11月16日 09: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西安11月15日电 题:新生代农民工“众生相”:探访都市5元澡堂

  作者 冽玮 阿琳娜

  花5元人民币,冲一个热水澡……对于在西安打零工的汉中人张立强而言,是冬日里一个小小的“奢求”。

  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工总量达2.5亿,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049元人民币,其中“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逾五成,作为涌动在城市中的新鲜血液,大多数同其父辈们一样,创造着城市物质繁华的同时,还要经受城市生活带来的种种“诱惑”。

  华灯初上,奔波一天的张立强回到暂住地田家湾,28岁的他从事粉刷油漆行业,每天处于“尘满面、鬓如霜”的状态,被人戏称为“白眉”漆王,洗澡成为其日常消费的开支之一。“夏天找个水龙头冲洗,冬天太冷时才会去澡堂。”他告诉记者,偶尔到单间浴缸泡澡、再花费5元找人搓背是他对自己辛苦工作的最大“奖励”。

  对于来自甘肃定西的黎媚而言,从极度缺水的家乡来到五光十色的大城市,仅仅3年,她已经习惯了每天按时洗脚、每周洗澡。在此之前,她甚至没有接触过浴帽和沐浴露。

  她说,在老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水窖,靠收集降雨来解决老百姓的用水问题。有的人一辈子只洗3次澡:出生、结婚、死亡。

  一边是回不去的乡村,一边是游离的城市。进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更多的生存压力,且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均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们大多渴望真正融入城市,找到归属感,作为劳动者享受平等的待遇。

  中新社记者15日在一家城中村的大众浴池看到,质量低劣的塑料拖鞋堆放在换衣间的箱子里,供浴客取用;昏暗的光线下,冰凉的瓷砖污渍斑斑,分布着10余个莲蓬头的洗浴间狭小逼仄。附设的小卖部里,浴花、毛巾、洗发水等洗浴用品乏人问津。“这里的东西比外面价格略高,急用才会买。”此处常客宫晓燕一语道破玄机。

  与丈夫、女儿一起在城市“漂泊”的宫晓燕性格爽朗,她笑着透露,洗澡也有“学问”,点滴细节都可以成为省钱秘笈。比如不能全家同一时段去,因为需要两套洗浴工具;带些零碎的衣物顺手清洗节约水费。

  “出来打工8年,每一分钱都是辛苦赚来的,积攒足够的钱心里才踏实,为自己和孩子提供保障。”宫晓燕在生活中精打细算,努力节省每一分“辛苦钱”,从不会在个人卫生方面花费过多,价格便宜才是“硬道理”。

  同时,也有受访的新生代农民工坦言,他们大多是在城市社会里接受的“成人礼”,是面朝城市的一代,无法像老一辈农民工那样向农村“转身”。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出现了对休闲生活的“高渴求”现象,价格低廉的大众澡堂因卫生条件差强人意,已不再是唯一选择。

  中共“十八大”期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表示,国务院已作出部署,积极推进农民工进城落户工作,确保农民工能够更好地享有社会保障等基本社会公共服务。通过提升、创新、发展,实现大部分农民工由普工转变为技工,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市就地落户,部分转为新市民。

  听到这个消息的宫晓燕眼眸发亮,她说,希望政府能为新生代民工提供更多的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以尽早改变“亦工亦农,非工非农”身份特征,实现扎根城市的梦想。(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