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夫妇为办准生证奔波数月盖40余个章

2012年11月24日 10:29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办张准生证需奔波数月盖40余个章 夫妇直喊折腾不起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生孩子是人生的大喜事儿,可是为了拿到《准生证》这个红色的小本本,不少年轻的准父母却费尽周折。有人为此在居住地、户籍地来回奔波,签字盖章40多个,还有人了办了三年还没有结果。

  办理准生证,无非就是证明一个人没有生育过,可以生个孩子。那这个证为什么这么难办?在现代信息社会,它存在的意义究竟又有多大呢?

  30岁的李小姐和老公结婚一年多,几天前,刚刚产下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家里人忙乱但又幸福。然而,李小姐的丈夫王先生一提起几个月前办理准生证的过程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

  王先生:从我单位那边来说,首先要从自己的二级单位开一个证明材料,然后再到自己二级单位上面的单位再盖一个材料,然后再到居委会街道办去办准生证。因为是集体户口,但是你如果要落户的话,集体户口还要求你是无房户,还要去开一个无房户的证明,而且你去开无房户的证明的话,有时候人不在,有时候需要表格不对等等各种毛病,所以就会拖很多时间。

  王先生办完自己的手续已经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但她的爱人情况更加复杂,李小姐户口不在北京,如果要随父落户,需要女方户籍所在地出具一系列的证明。但两地在政策手续上很多说法不统一,来来回回折腾了一个多月,才把准生证办下来。

  王先生:至少不下15个章,部门的话就会牵扯到至少不下10个部门。而且如果涉及到外地的话,来来回回会牵扯到很多不同的部门或者说他这种北京和外地有时候叫法上会有些偏差,所以你还需要你拿回去重做。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办理准生证”,会弹出各种各样的论坛,各大论坛中,很多人都在诉说着相同的经历或感慨。张先生夫妇两人都在北京工作,户口同样在外地,但他们的经历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张先生:第一回去说要准备什么身份证,在北京开一些在职证明什么的,准备了一些材料,他说拿这个办,但是他们领导出去培训去了,然后现在办不了。第二回再去的时候一个月以后了,准备的东西不对的,还要增加什么东西。第三个月再去的时候还是拿第一个月准备的东西,但是三次都是碰到不同的人,但是这次就很顺利的办下来了。

  准生证,原本是国家管理人口政策的产物,但是在存在了30多年后,准生证对有些人来讲甚至变成了“折腾证”。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准生证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该如何调整?

  北京市《首都之窗》政策咨询网站显示,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应当在怀孕前或怀孕后三个月内持《结婚证》、《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等证明向女方单位申请办理《生育服务证》。《生育服务证》经女方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计生办盖章后方为有效。但目前,随着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大,办理准生证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以北京为例,又分为:父母双方户籍都在北京、男女一方户籍在北京等几种情况,办理方法和流程都不相同,同时,集体户口和个人户口又有很大差异。记者就此事咨询国家人口计生委,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记者便对北京市西城区人口计生委进行了咨询。

  北京市西城区计生委:男方先是去档案地领一本生育服务证,领完了之后,生育服务证上男方档案地在他生育服务证上盖计生章或者是人事章,同时注明初婚一胎,然后经办人签字,然后你男女双方都要出一份婚育情况证明,男方去他档案地出,还是盖档案地的计生或者人事章,女方是去户籍地出,盖居委会的章和街道计生办的章,两级。

  准生制度本是国家为了方便管理人口的一项制度,准生证是其产物。但是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办理准生证却越来越“复杂”。国家人口计生委日前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也就是说,这2.3亿人将来在办理准生证时都会涉及到跨省开证明的情况,也将成为被“准生证”折腾的人群之一。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院张翼认为,准生证已不适合时代发展,必须改变。

  张翼:现在城市准生证的发放的确是政策生育率高于实际生育率,也就是说发了准生证的人很多人实际上是没有生出小孩,对农村那个地方,由于农民工的流动导致准生证的发放不符合农民工的申请,因此国家一定要在近期改变准生证发放的政策。

  而对于网友争论的焦点:是否应该取消“准生证”,张翼则认为,简化程序即可,准生证仍需保持。

  张翼:由这个40多个部门盖章这个情况出发减少到输地化管理,也就是说流动到哪个地方由哪个地方来管理,所以简化就简化在把流出地很多的手续转移到流入地去办。(记者周尧)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