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丽中国行)吉林农民冬闲追逐“潮”生活

2012年12月12日 10: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吉林市12月12日电 题:吉林农民冬闲追逐“潮”生活

  中新社记者 苍雁 李彦国

  42岁的刘卫平坐在自家的热炕头上,摆弄着刚刚晾干的泥人。捏出农民生活和耕作的场景,是刘卫平这个冬天最重要的“活儿”。

  刘卫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泥土有着浓厚的亲切感,使得他特别喜欢捏泥人。

  “我捏的泥人都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刘卫平手拿一块黄泥,轻轻沾水,熟练地搓成4厘米左右的圆柱体,在他的摆弄下,小块黄泥渐渐有了人形。在他面前的小炕桌上,还排列着20多个已经捏好并晾干的泥人。

  “现在从事民间艺术是件很时尚的事,村里人看我每天捏泥人劲头十足,都说我是个‘潮’人。”刘卫平告诉记者说,他捏泥人谈不上艺术,完全是业余水平,也不为了挣钱,就是爱好。

  时下在吉林市的农村,像刘卫平一样追逐“潮”生活的人,不在少数。而让村民们能实现“潮”愿望的,是遍布吉林省吉林地区76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

  吉林市文化局副局长王永吉告诉中新社记者说,近年来,国家和吉林省、吉林市先后投资2224万元人民币,实现了文化站在乡镇的全覆盖。这些文化站还配有专职文化干部,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农民。

  此外,吉林地区还建有826个农村文化大院,配置了演出服装、灯光音响、伴奏乐器,经常会有专业人士定期去辅导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

  吉林市江南乡建华村20名农妇,近来就在村里的组织下,找来舞蹈老师,日日排练“千手观音”,并准备在元旦时表演给村里的乡亲看。

  53岁的苏晓丽练得很认真,她笑着说,自己是农民,没有舞蹈基础,这个舞蹈的手腕动作很难学,但是自己有信心练好。

  “如今的农民很赶潮流,在我们前几天的一次活动上,近来最流行的江南style也被村民们演绎的惟妙惟肖。”王永吉说。

  聚到村头的食杂店里侃大山,或者三五一伙的打牌,这是曾经在东北农村冬闲时最为常见的场景。“如今,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已不再满足于这种无聊简单的生活。”苏晓丽说。

  “现在都在说小康生活。要我们说,农民的小康生活就是农忙时劳作,农闲时娱乐。”说完,刘卫平又继续摆弄起泥人。(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