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下岗”纤夫的“五子”幸福生活

2012年12月27日 10: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古蔺12月27日电 题:“下岗”纤夫的“五子”幸福生活

  作者 殷樱

  “一个舒适的房子,一个健康的身子,一个同甘共苦的妻子,一个随时可以取钱的本子,还有一群孝顺的孩子。”赤水河畔的“下岗”纤夫胡敬华,用上述“五子”概括了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

  “没想到我一个靠苦力拉船儿的,现在也能过上小康日子。”胡敬华如是说。

  现年66岁的胡敬华生活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太平镇,这里位于赤水河中上游交际处,地处川黔交界重地,曾为赤水河上的重要码头。航运事业的发展,使赤水河畔的纤夫随之产生,16岁便开始纤夫生涯的胡敬华便是其中之一。

  退休后的胡敬华与妻子每年都要出去旅游。去年老两口到香港、澳门开了眼界,今年又飞到了北京。胡敬华感叹:“大城市,就是繁华。”如今,他与妻子正在商量明年的旅游计划。

  “过去拉船条件特别艰苦,一天一块钱的工钱,能吃饱饭就不错,哪有时间像现在这样到处游玩享受。”胡敬华说,当时河边全是乱石滩,他们要裸着上身,穿着草鞋,顶着烈日,在峭壁遍布的山间寻找拉纤道路。

  胡敬华的妻子是他坚持下来的坚强后盾。相伴几十年,妻子做了一辈子的家庭主妇,很少走出过太平镇。“年轻时拉船,她跟着我吃了很多苦。现在生活好了,终于可以享点清福,出去走走。”胡敬华表示,与妻子一路走来,生活虽然平淡,但平淡中总是充满点滴感动。

  如今的太平镇因红军四渡赤水成为爱国主义基地,胡敬华也是负伤红军当时在此地安营扎寨的后代。近几年太平镇搞红色旅游开发,政府把老街上红军住过的房子重新整修,老街上的居民也可以靠旅游赚点钱。

  胡敬华的儿子便抓住了旅游商机,在老街上开茶馆,每天五六桌,生意还不错。看着儿子的生意越做越好,胡敬华很开心。“现在太平镇河滩变平坦,空气环境好,旅游开发前景也不错,很多搬出太平镇的人都想搬回来。”

  留守老家的胡敬华对太平镇充满感情,没事就爱在街上溜达。“现在卫生条件好了,游客人来人往,走在街上,心情都很愉快。”有时候,胡敬华还会充当导游,给来往的游客讲讲太平镇曾经的纤夫生活,心里十分惬意。

  上世纪70年代末,大量机动船舶的兴起,逐渐替代了历史上全靠人力拉纤上行的木船,一些纤夫们陆续转行,胡敬华也转行干起了木匠活儿。后来他又陆续做过太平镇胜利街街长、长征街社区主任,直至2010年退休。“有份稳定工作,不用出苦力,日子过得轻松多了。”胡敬华说。

  刘代明是胡敬华曾经拉船的同伴,子承父业拉船的他如今是太平镇长征街社区副主任。“胡敬华比我年长,退休后日子过得清闲,没事就爱跟我聊聊过去的船工生活,找点乐子。”刘代明表示,纤夫的生活已成为一种无法挽留的记忆与符号。

  “纤夫的消失,是历史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胡敬华表示,解放前,太平镇上的房子都是草房;解放后,草房变瓦房,瓦房变砖房。后来搞旅游开发,公路变水泥路,环境卫生也比以前好。

  一直爱好锻炼的胡敬华认为,现在他还有一个很好的身体,不仅是爱锻炼,跟心态也有关。“现在日子好过,操心的事儿少,心态好,生病自然少。”

  “政府给我买了养老保险,我们老两口的退休工资足够了。”胡敬华说,红军的精神支撑着太平镇的人,再艰苦的条件也要挺过去,没想到熬出头,他终于迎来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胡敬华还表示,儿女们很孝顺,时常回家看望他们老两口。每当看到孙儿孙女在自己面前转悠,他心里就跟吃了蜜糖一样甜。“像我这把年龄,没有什么其他追求,膝下儿孙满堂,能看着他们健康成长便是最大的快乐。”(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