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逃离北上广带来人才主动疏散 促地域性平衡发展

2013年01月03日 13:29 来源:央视网 参与互动(0)

  城里人,乡下人

  多大的孩子才能意识到,自己生下来就和别人不一样?当13岁的贵州女孩第一次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福州马尾,本能地发现城里比她的家乡好时,她的内心受到了怎样的震动?尽管杨霞无法就读福州马尾的公立小学,但当地的民工子弟学校已经让她十分满意了:教学楼,宽阔的水泥操场,正规的教学方式,以及她直到小学四年级还没接触过的英语课。

  然而刚来福州不到四个月的杨霞,又开始焦虑父母一年后要把她送回老家--因为在福州,父母负担不起她上中学的费用。这个尽管住在破旧的阁楼里,但总归享受到了城市一点点好处的孩子,又要被迫回到偏远的贵州乡下,试问,谁愿意看到这个尚且年幼的孩子瞬间从希望和憧憬中跌落到失望?

  面对比家乡好太多、且十分想留下来得城市,杨霞是否想过,她的命运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不公平的?

  杨霞只是数千万中国民工子弟中的一个。在这数千万期盼的清澈眼神背后,则是更多梦想遥远,负担沉重的中国民工--苦斗一生,只是为了在城市有一席之地,争取到最基本的公共资源。

  对于中国的上亿农民而言,现代化的梦想,就是成为真正的城里人,那是他们的幸福期盼所在。而中国的城市化,正是承载着这上亿人群内心最大的渴望。目光再拉远一点,即使非民工群体的乡村寒门学子,数十年的苦读,也是为了一个沉重的梦想--扎扎实实地进城。然而随着城市社会的开放,随着越来越庞大的人口自由流动,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资源生存资源越来越紧张。进城不再困难,但真正安稳地在城市扎根,则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在追问,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城乡巨大的生活差异。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更多地都在关注如何解决现实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对外来的弱势群体变得更加宽容。在沉重的城市化命题背后,民工问题也持续多年成为城市社会主要核心议题之一。这些议题均是为了接纳和保护他们的利益,而非狭隘盲目的排挤。

  隐藏在这一巨大现实鸿沟背后的户籍制度,屡屡被提上讨论和改革的议事日程。面对还在进行中的城市化时代洪流,传统城乡二分的户籍制度,成为绕不开的问题。

  事实上,无数进城农民工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对立背后,是对各种社会资源的争取。当民工二代开始面对城市的时候,他们的诉求和追问开始变得更多。为什么同在一个国度,民工的孩子就享受不到城市孩子的教育资源?

  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公平,再次被无法回避地摆在社会和每位个人面前。在目前,这一不公平分配的直接表征,被附着在那张沉重的户口簿上,--这一张纸被视为城市真正接纳一个外来人后的合法手续。在这张捆绑着更多公共利益的纸张背后,则是更为让人不安的良心问题,面对那千万清澈渴望的眼神,谁会忍心背过身去?

  但是总有一种力量,在阻止这种基本的公平权利的争取。在近年来城市人和外来人口的利益拉锯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围绕异地高考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各种争论和杂音。而各种歧视,正是附着在这种社会资源与基本利益之争的杂音上面。所幸在我们的社会中,基本的共识已经形成:宽容、接纳和帮助弱势群体,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良心。推进基本的教育资源公平分配,依然是中国社会沉重的任务,我们看到的是:政府一直在努力。

  民工子弟就学问题,事实上深层次地反映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新一代民工,已经完全不同于父辈们的基本观念--落叶归根。城市化进程,迅速地将中国的社会资源向城镇吸纳集中,新民工既是不断推进的城市化浪潮的产物,同时又是城市化进程中所必须消化的问题。由于年轻群体在观念和生活方式各方面已经完全融入城市,对他们来说,返回资源日益匮乏的乡村,已经是不大可能的事情。而城市何以让他们立足?换句话说,城市为何不能让他们立足?

  无论是面对历史欠账,还是面对各种新生问题,更多的成年人开始接受一个现实:起点的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更多的人需要理性地接受这一事实,做出符合现实的人生规划,而非不断地累积戾气。在中国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大学成为很多人改变命运最重要的契机之一,然而这一认知正在被改变--我们看到,更多的新生大学生群体,保有着这样的理性。他们中更多的人正在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远景。“逃离北上广”,正是这种理性思考和选择的结果。

  这并非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新的世界总是需要人来开拓。无论现实境遇如何,大学生作为知识群体,永远是社会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这种理性选择所带来的人才主动疏散,是中国社会地域性平衡发展最重要的一步,而政府与社会,更应当积极地为这种人才主动疏散与平衡,创造积极的、保护性的条件。(记者阎海东)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