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退伍军人办医院“赚欠款” 称只做医生不做商人

2013年01月09日 15:39 来源:央视网 参与互动(0)

  作为军人,戍守边疆21年;作为儿子,退役后本该回家照看年迈的父母,而他却选择继续扎根新疆,办起了一所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的医院。

  在新疆伊犁州,退役军人郭宝军创办私立医院11年,没有赚到巨额财富,却赚到了数不清的欠款。

  退役创办医院

  1980年,从徐州出发,17岁的郭宝军如愿成为一名边防军人,因为在部队表现突出,先后派往新疆呼图壁军医学校和重庆医科大学学医,毕业后分配到新疆伊犁州某部队医院,当上了外科医生。

  在医院工作期间,他不断学习,创立了伊犁州首个烧伤科室。因为技术好,对病人负责任,逐渐在当地形成影响。

  在公立医院,虽然他是科室主任,技术也很出色,但他发现更多的却是无能为力。

  “我亲眼目睹过太多患者因没钱看病而被拒之门外,因医院床位不够而苦苦哀求。这些事情无法用语言解释,但让人很寒心。”12月11日,郭宝军在新疆伊宁市友好医院的办公室内接受采访时说,他创办私立医院的想法由来已久。

  2001年,郭宝军脱下军装离开了部队,按理说,他该荣归故里,回家照看年迈的父母,造福家乡父老。但边疆人民看病不易,医疗技术不发达,又让他割舍不下。最终,他婉拒内地医院的高薪邀请,舍弃了父老乡亲,四处借款办起一家烧伤专科医院。

  他给医院定的目标是“救死扶伤,扶贫济困”,救死扶伤是职责,扶贫济困则是善心。

  十年来,他始终坚持朝这个目标努力,面向边疆低收入人群及周边农牧民,坚持低收费的方针,努力将医院办成一所老百姓能真正看得起病的医院。

  坚持“扶贫济困”

  “什么人会被烧伤、烫伤?肯定大都是并非高官和富人的普通老百姓,他们收入低,看病难。”郭宝军说,只要病人找到他,钱不够可以治疗,没有钱也可以治疗,“钱不是最重要的”。

  张彦祥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不慎被酒精烫伤,烫伤面积高达70%。因病花去近十万元的治疗费用后,病情依然未见好转。

  张彦祥的家里债台高筑,已经无力再出钱看病。一次偶然的机会,家人听说伊宁市有一家小医院或许能够帮他们度过难关,便决定来试试。

  看到患者家庭的现实困难,郭宝军立即安排治疗,他说:“孩子要紧,先住院吧,别耽误了治疗,其他的不重要!”

  像张彦祥这样的病人很多,要么家里没钱看病,要么因为老板赖账,无法筹出治病款。对于家贫的患者,暂时无力还款,郭宝军只是简单的地进行记录,甚至连欠条都不打。“如果他们有钱,一定回来补上,如果没来还,就说明还很困难。”

  记者在郭宝军随手抽出的一沓病历表上看到了很多欠款记录,“2011年8月30日,患者马某的治疗费用为2257.81元,押金300元,欠款1957.81元,欠款占治疗费总额的近百分之九十”。

  “类似病例还有很多!”郭宝军说,一年下来,就有几十万的欠款,但他从来没有去追账。

  对于拖欠民工治疗费的黑心老板,郭宝军鼓励民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亲自带着民工问老板要治疗费。久而久之,他和很多私人老板都互相熟悉了,为民工要欠款便不再困难。

  伊宁市第十六小学学生杨君玉是个苦命的女孩。3年时,母亲因患白血病不幸去世,前不久,父亲又突然犯病死亡,而年迈的爷爷奶奶不仅行动不便,连生活都不能自理。郭宝军得知此事后,主动承担起杨君玉上学的一切费用。

  只做医生不做商人

  郭宝军的医院在伊宁市一个偏僻小巷内,很不起眼,也不好找,但患者还是慕名而来。

  自2001年到现在,郭宝军由开始的小门诊,到现在小医院,“扶贫济困”的梦想在逐步实现。

  “钱不够,可以再挣,而生命只有一次!”郭宝军认为,虽然很多病人还不上钱,但医院还是在正常运转,这就说明大部分病人在有钱的时候会及时还账,同时也说明医疗技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在患者面前,我首先是医生,必须以最先进的技术来对其治疗。作为医院的管理者,我又必须保证医院能够正常运转,所以要做好成本核算。”郭宝军在患者和利益之间,选择只做医生不做商人。

  “这么多年下来,创办医院的借款早已还清,房子又是自己的,不需要负担租金。医生是最好的,但只开最高的工资,决不搞'提成'绩效,所以医院减少了开支,也就减少了病人的负担。”

  郭宝军说自己不是商人,但并不是说他就没有商人的头脑,在成本方面控制极其严格,用最低价格的药品,给病人制定最低廉的治疗方案。“我从不给医院打广告,因为省下这些钱可以照顾跟多的病人。”

  如今,郭宝军又给自己规划了新的事业蓝图,他准备借钱再建一所占地30亩的大型烧伤专科医院,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得到照顾。

  记者手记

  作为服役20年的老兵,退役的工资足够过上一份安逸的生活。

  而他却不甘寂寞,拿出所有的积蓄以及四处借钱来办一所医院。他说,只是想能够自由地为别人做点事情。

  在公立医院,患者看病难、治病难的问题由来已久,而他只能按照领导的安排做,不得随意更改,即使百般同情患者,但他终归无能为力。

  10年来,郭宝军开办了自己的医院,他可以干以前想干而不能干的事情。给病人降低医疗费用,赠送药物,困难患者可以先看病再给钱,钱不够还可以暂时不给,甚至连欠条都不打一张。

  虽然郭宝军的行医方式与同行格格不入,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一方面靠得是精湛的医术,另一方面靠得“扶贫济困”的善心。

  没有精湛的技术,他无力运营医院,没有“扶贫济困”的善心,困难群众很难收益。不仅减免治疗费,还要帮助困难群众维权,郭宝军把“医者仁心”四个字体现得淋漓精致。(记者马旭 报道)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