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综述:中国异地养老趋热 “迁居型”仍属高端

2013年01月22日 17: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南宁1月22日电 (记者 王雪 冯抒敏)68岁的钟书勤是一名退休医护人员,去年12月以来,她在广西北海银滩附近的一所家庭公寓住了一个多月。过去每年冬季,钟书勤都会带领20余名老人组团从四川到北海过冬,这样的“迁徙生活”已持续5年。

  徜徉在冬日的广西北海海滨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操着外地口音的“银发族”。他们三五成群,或在海边散步、或在广场跳舞……他们像候鸟一样,每年冬季不远万里从冰天雪地的家乡“飞”到温暖如春、空气清新的北海养老。

  异地养老的方式近年来在中国老年人群中趋热。尤其在每年冬季,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如厦门、三亚、北海等地,成为许多老年人暂时性居住养生所在。

  异地养老指老年人离开原有住宅,到异地或长期、或短期居住养老的现象,包括迁居型、季节型、旅游度假型等。由此带动了当地养老服务、老年人旅游等老年产业发展。许多城市看准了其中的商机。

  北京大学人口系教授陆杰华告诉中新社记者说,目前在中国老年人中,季节型和旅游度假型的异地养老出现一个轮廓,但迁居型异地养老尚未出现明显趋势。虽然较少老年人也能带动异地养老产业发展,但要形成有规模的产业仍需要很长时间,“可能十年或十五年都很难达到规模”。

  陆杰华认为,老龄化趋势、老人空巢率增高、养老观念的转变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都是当前中国异地养老现象产生的原因。

  据此前媒体报道,截至2012年底,中国老年人口已达1.93亿,占人口总数的14.3%。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传统家庭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4:2:1和8:4:2:1成为主流,这意味着,一对年轻夫妇可能有4个至8个老年长辈。而一旦子女在外地就学、就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陷入空巢。

  尤其是城市空巢老人,陆杰华说,他们退休以后,收入较高,休闲时间多,又面临空巢,所以他希望能够进行季节型、观光型和度假型的异地养老,但如果是整体迁居的话,还是和“念家”的中华文化难以吻合。

  专家认为,异地养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的现象。现阶段,这仍是“高端”养老方式,需要较高的花费和充裕的时间等,成本挺高。

  “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唐美玲表示,能够异地养老的老年人一般都具有这些特点:经济条件较好;家里的孩子和孙子不需要他们帮忙照料;他们考虑异地养老是过好晚年生活的一种方式等。

  异地养老目前难以成为日趋老龄化的中国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模式。陆杰华说,就地养老可能还是最主要的模式。在老年人居住地建养老院、建居家养老社区等是应该大力提倡的,是应该政府承担的一种责任。

  他表示,异地养老是养老服务业的一个形式,但它不可能在目前形势下成为主要模式。毕竟现在许多老年人的消费理念还是温饱、生存的,享受发展型所占的比重比较少。(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