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千余户居民水费被“估抄” 涉事抄表员已被开除

2013年02月04日 15:18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市中区多个小区一千多户居民的水费出现了“欠账”问题,住户有的少则欠二三百元,多则欠近上万元。这名工作人员介绍说,2000年到2008年之间居民的水费是按照1.95元每立方,从2008年到现在是2.3元每立方,那么就折中一下,居民可以按照2.1元每立方进行补缴。

近日,市中区多个小区一千多户居民的水费出现了“欠账”问题,住户有的少则欠二三百元,多则欠近上万元。这欠的到底是什么钱?为何会欠费?1月31日,记者了解到,因自来水公司一名抄表员近些年来没有认真抄表,而是对小区住户家的用水情况自行评估。因此,今年1月份,小区居民在交水费时,有的被告知“欠账”,有的还被多“消费”了一把。

居民欠下巨额水费?

  1月31日,记者接到热线,市中区文苑小区多数居民反映平时都是按月缴纳水费,可在缴纳12月的水费时,大多数被告知欠费。据介绍,他们中少的欠缴几百元,多的达到好几千元。
  随后,记者来到文苑小区了解情况。小区居民宋女士告诉记者,30日,她和往常一样使用同诚卡刷卡缴纳自来水费,然而宋女士在刷卡时,菜单提醒她水费需要900多元,看到这个数字着实把宋女士吓了一跳。宋女士说,“我们家平时每月的水费也就20多元,每个月都是按时刷卡缴费,12月份也没有乱用水,怎么平白无故要缴那么多呢?
  与宋女士同住一个单元的邵先生说,他家三口人,平时白天上班家里没有人,孩子住在奶奶家,基本上水用的很少,每个月的水费也就10多块钱。因为邵先生是预存水费,每个月自来水自动扣除上月水费,前几天邵先生收到自来水公司的短信被告知欠缴水费360多元。
  然而,邵先生的邻居吴先生却不一样,他家水费虽然没欠缴,但却被多扣了近一半。吴先生说,他家三口在家的时间很少,水用的也很少,一个月也就能用3吨,这样按2.3元一吨算也就不到7块钱,一年也就不到一百块钱的水费。但实际上,吴先生一年的水费却花掉了200多元。吴先生说,他也是预存水费,每个月自来水公司直接从帐户上扣除水费,一般情况下没有在意到底用了多少水。

抄表工多年不抄表

  一个小区里,居民不是欠交水费,就是被多收了水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1月31日,记者来到枣庄市自来水公司了解情况。
  首先,记者陪同邵先生来到自来水公司收费大厅,收费人员告知邵先生已欠缴水费360多元,为何欠费这么多?收费人员的一句话揭开了谜底,“你们这个小区的抄表工没有抄表,大部分都是估的数。”
  邵先生质疑道,“估的数怎么会欠这么多呢?”收费人员称,“你们这还不算多的呢!有的还欠了接近上万元的水费!”
  抄表员不抄表,而是估算居民家使用多少水,这让邵先生气愤不已,“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吧!”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来到自来水公司营销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负责给这几个小区的抄表工由于家庭情况变故等多种原因,这名工人精神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平时就估算居民的用水量。不仅文苑小区,附近的怡华园、广场花苑等小区的1000多户居民也遇到这种情况。
  具体何时开始不抄表?居民要缴纳的水费到底从何时开始计算的?在邵先生和记者多次询问下,自来水公司供水营销处的工作员称,具体哪一年开始他也弄不清楚,大概是从2004年或2005年开始的。目前,居民用户所欠的水费是根据当前水表实际用水量和之前估算的总水量之间的差额,按照2.3元一平方进行补交。照此计算,邵先生实际用水量和估算用水量之间的差额是140多立方水,按照2.3元每立方,就是360多元。如果居民不同意,还可以协商一下。
  这名工作人员介绍说,2000年到2008年之间居民的水费是按照1.95元每立方,从2008年到现在是2.3元每立方,那么就折中一下,居民可以按照2.1元每立方进行补缴。

目前,当事人已被开除

  “抄水工不抄表,难道自来水公司这么多年都没有发现吗?”不少用户都在质疑自来水公司的管理问题。
  当日,记者联系自来水公司一位负责纪检的韩(音)书记,面对邵先生的质疑,这位韩书记称,公司对抄表员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但在监管时确实也有不到位之处,目前已将这名工人严肃处理。自来水公司营销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说,当事工人已经被开除。
  员工的失误给居民造成的影响,难道只是把员工处理就能解决问题吗?邵先生气愤地说,这位韩(音)书记称,对于给居民造成的影响,目前公司已研究解决方案,做好与用户的协调工作,多退少补。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