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压岁钱习俗被指祈福作用弱化 “铜臭味”渐浓

2013年02月10日 16:0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春节来到,孩子拜年时,照例会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不过蛇年春节,压岁钱这一传统习俗变成了法律问题,引发了许多家长和孩子的热议。

  热议的缘由是,一位母亲在“压岁钱”话题接受媒体采访时“吐槽”说,自己的女儿才5岁,惯例是由家长代为保管压岁钱,不料孩子说这种做法“侵权”,可以上法院起诉母亲。

  压岁钱的使用权和代管权属于谁,法律自有界定。幼童的“维权”意识,也不无可取之处。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祈福作用弱化,“铜臭味”渐浓,倒确需引起家长的注意。

  据民俗专家介绍,“岁”音“祟”。古时给孩子“压岁钱”,可以吓跑“祟”,寄托着大人对孩子平安快乐的祝福。因此压岁钱不在多少,而在于心意。

  但眼观时下,这一习俗与平安祝福越离越远。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数额越来越大,超出其所需要和所能管理的区间。同时,发红包也异化成人的“面子”行为,不少刚工作的人苦恼“不可承受”。

  由此想到,西方的平安夜,家长假托圣诞老人给孩子送上礼物。基于两种文化沿袭形成的不同习俗,本无高下之分。不过从“纯粹”和“希望”这个角度看,“圣诞老人”送礼物胜过了如今中国的给压岁钱。

  所幸,也有一些中国家长未受桎梏。杭州的一位“80后”母亲给孩子设立了“压岁钱基金”,专门用于孩子今后的教育。江苏的一位父亲说,与其给压岁钱,不如送孩子一套《最美的中国童话》。还有一些家长,在大年初一,和孩子一起,用他们的压岁钱认购了专门用于扶助贫困地区孩子的“免费午餐”。

  衷心希望这样的家长更多一些。让孩子从“压岁钱”习俗中,多碰触一些“真”“善”“美”。(记者余靖静)

【编辑:吴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